发布于 2025-01-02
4319次浏览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分区按照病变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三个区。
1.Ⅰ区
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视乳头中央至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倍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2.Ⅱ区
以视乳头中央为中心,从视乳头中央至鼻侧锯齿缘的距离为半径画圆,除去Ⅰ区以外的环形区域。
3.Ⅲ区
视网膜上除去Ⅰ区和Ⅱ区以外剩余的月牙形区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按照严重程度可分为五个时期(Ⅰ-Ⅴ期)。
1.Ⅰ期
约发生在矫正胎龄34周,视网膜后极部血管区和无血管区之间出现一条白色平坦的细分界线。
2.Ⅱ期
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5周(32~40周),白色分界线进一步变宽且增高,形成高于视网膜表面的嵴样隆起。
3.Ⅲ期
平均发生于矫正胎龄36周(32~43周),隆起的嵴上出现新生血管和纤维血管增殖。
4.Ⅳ期
纤维血管增殖引起部分视网膜脱离,Ⅳ期又分为Ⅳa和Ⅳb。Ⅳa是视网膜脱离没有累及黄斑区域,Ⅳb是视网膜脱离已经累及到黄斑区域。
5.Ⅴ期
大约在出生后10周,视网膜全部脱离。此期有广泛结缔组织增生和机化膜形成,常呈漏斗形,可分为宽漏斗、窄漏斗、前宽后窄、前窄后宽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