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干槽症症状
干槽症是拔牙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症状为拔牙后2-3天出现的剧烈疼痛,还可能伴有口腔异味、拔牙窝空虚、低热乏力等,通常可通过清创、冲洗拔牙窝、使用抗菌药物等方法治疗。为预防干槽症,拔牙后应咬紧棉球或纱布30分钟左右,避免剧烈运动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注意口腔卫生。
1.拔牙后剧烈疼痛:疼痛通常在拔牙后2-3天开始出现,呈放射性,可向耳颞部、下颌区或头顶部放射。服用一般的止痛药无法缓解。
2.口腔异味:拔牙窝内会有腐败坏死的血凝块,导致口腔内出现明显的异味。
3.拔牙窝空虚:进行口腔检查时,可以发现拔牙窝内血凝块缺失,骨壁暴露,触痛明显。
4.低热、乏力: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全身不适等症状,一般不会超过38℃。
需要注意的是,干槽症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对于接受拔牙治疗的患者,如果拔牙后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进行口腔检查,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清创、冲洗拔牙窝、使用抗菌药物等。
为了预防干槽症的发生,拔牙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咬紧棉球或纱布:拔牙后,医生会在拔牙窝上方放置棉球或纱布,嘱患者咬紧,以压迫止血。咬紧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期间不要频繁吐口水。
2.避免剧烈运动:拔牙后2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伤口出血。
3.注意口腔卫生:拔牙后24小时内,不要刷牙和漱口,以免破坏血凝块。此后,可以轻轻刷牙,但应避免触及拔牙窝。
4.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拔牙后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伤口,影响愈合。
5.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如果医生开具了抗菌药物或止痛药,应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总之,干槽症是拔牙后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但通过及时就医和正确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促进伤口愈合。拔牙后的患者应注意口腔卫生,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