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肌炎病因
风湿性心肌炎是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的一部分,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尤其是心肌间的小血管周围,可导致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可致死。其病因主要与感染、自身免疫反应、遗传因素有关。目前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等进行诊断,一般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1.病因
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通过Ⅲ型变态反应引起风湿性心肌炎。
自身免疫反应:可能与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2.症状
前驱症状:发病前1~5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炎等链球菌感染表现,如发热、咽痛、咳嗽、咳痰、周身不适、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
心脏症状:轻者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心电图异常;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主要表现为心悸、胸痛、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
3.诊断
临床表现:有前驱感染史,出现心脏症状,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
实验室检查: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升高,有助于诊断。
病原学检查:如咽拭子培养、血清学检查等,可明确病原体。
4.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补充心肌营养。
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可减轻炎症反应,保护心肌。
对症治疗:如心力衰竭时给予利尿剂、强心剂等,心律失常时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手术治疗:如出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可考虑手术治疗。
5.预防
预防链球菌感染:注意保暖,避免感染,如发生感染应积极治疗。
增强免疫力: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定期体检:如有心脏不适,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是风湿性心肌炎的高发人群,且病情多较严重,预后较差。因此,对于儿童患者,应更加重视预防和治疗。同时,孕妇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可能会将病原体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导致胎儿心脏畸形,甚至流产、早产等。因此,孕妇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