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萎缩20年了怎么治疗
视神经萎缩20年虽治疗困难,但可通过多种方法尽可能维持视力、改善视野以提高生活质量。一是病因治疗,如控制青光眼眼压、切除颅内占位;二是药物治疗,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和血管扩张剂(如复方丹参片);三是中医治疗,包括针灸(针刺睛明等穴位)和中药(依辨证论治);四是康复治疗,进行视觉训练(对比度、视野训练等)和使用助视器。特殊人群中,老年人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针刺安全,儿童及青少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谨慎,必要时权衡利弊选相对安全治疗方法。
一、治疗概述
视神经萎缩是指任何疾病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其轴突发生病变,致使视神经全部变细的一种形态学改变,通常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变性。视神经萎缩20年属于病程较长的情况,治疗较为困难,但并非完全没有办法,治疗目标主要是尽可能维持现有视力、改善视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二、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尽管病程已20年,仍需积极寻找病因并针对病因治疗。如若是青光眼导致的高眼压引起,应积极控制眼压,可使用降眼压药物,如β-阻滞剂、前列腺素衍生物等;若是颅内占位性病变压迫视神经,可能需通过手术切除占位来解除压迫。
2.药物治疗:
神经营养药物:可使用甲钴胺等药物,有助于促进神经的修复与再生,为受损的视神经提供营养支持。
血管扩张剂:如复方丹参片等,能改善视神经的血液循环,增加视神经的血液供应,为神经细胞提供更多的养分和氧气。
3.中医治疗:
针灸: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如睛明、球后、攒竹、风池等,可能对视神经功能有一定的调节和改善作用。但需由专业针灸医师操作,避免损伤眼部及周围组织。
中药:部分中药方剂在视神经萎缩的治疗中可能有辅助作用,但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个体的中医辨证论治来确定。
4.康复治疗:
视觉训练:可帮助患者更好地利用残余视力,提高视觉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例如,进行对比度训练、视野训练等,改善患者对不同对比度物体的识别能力以及扩大视野范围。
助视器的使用:对于视力严重受损的患者,合适的助视器如放大镜、电子助视器等,能帮助患者看清物体,提高生活质量。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同时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可能会对血压产生影响,若患者本身有高血压或低血压病史,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在进行针灸等中医治疗时,由于老年人皮肤松弛、骨质较脆,要特别注意针刺的角度和深度,防止意外损伤。
2.儿童及青少年:视神经萎缩对儿童及青少年的视觉发育影响较大,会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药物治疗时要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使用可能对视神经有损害的药物。在视觉训练方面,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提高训练的依从性和效果。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治疗过程,给予足够的关心和鼓励。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需特别谨慎,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应咨询医生。许多神经营养药物和血管扩张剂对胎儿或婴儿的安全性尚不明确,尽量避免使用。若病情需要必须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权衡利弊,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如中医的针灸治疗,在严格掌握针刺禁忌的情况下,可谨慎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