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内上髁炎要做哪些检查
肱骨内上髁炎的检查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如下:体格检查包括压痛检查(肱骨内上髁部位及其周围触诊有压痛)、前臂屈肌抗阻试验(握拳屈腕医生给阻力时肱骨内上髁处疼为阳性)、伸肘伸腕抗阻试验(伸肘伸腕医生反向给阻力时该部位疼有助于诊断);影像学检查方面,X光可排除其他疾病,超声能观察屈肌总腱情况且对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高、无辐射,MRI能更全面细致显示软组织病变但费用高、检查时间长且部分患者无法完成。特殊人群中,儿童体格检查动作要轻柔,优先超声检查;孕妇尽量不做X线,可优先超声,MRI需权衡风险;老年人体格检查动作轻柔,有心血管植入物做MRI要告知医生,治疗要告知所用药物。
一、体格检查
1.压痛检查:医生会在肱骨内上髁部位及其周围进行触诊,患者通常会在此处出现明显压痛。因为肱骨内上髁炎主要是由于前臂屈肌总腱起点处反复牵拉引起的慢性损伤,所以该部位压痛较为典型。
2.前臂屈肌抗阻试验:让患者握拳、屈腕,然后医生给予阻力,若患者肱骨内上髁处出现疼痛,则为阳性。此试验阳性表明前臂屈肌在收缩时对肱骨内上髁处的损伤部位产生刺激,进一步支持肱骨内上髁炎的诊断。
3.伸肘伸腕抗阻试验:患者伸直肘关节,同时尽力背伸腕关节,医生施加反向阻力,若肱骨内上髁部位出现疼痛,也有助于诊断。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前臂伸肌的紧张会间接影响到肱骨内上髁处的受损组织。
二、影像学检查
1.X光检查:虽然X线对肱骨内上髁炎本身的诊断价值有限,但可用于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肘部疼痛的疾病,如骨折、骨肿瘤等。对于有明确外伤史,或年龄较大,存在骨质疏松等病史的患者,X光检查尤为重要,有助于鉴别诊断。
2.超声检查:超声能够清晰显示软组织的结构,可观察到肱骨内上髁处屈肌总腱的增厚、回声改变,以及是否存在钙化、积液等情况。研究表明,超声检查对于肱骨内上髁炎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对于病情的评估也有重要意义。此外,超声检查无辐射,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特别是孕妇、儿童等对辐射敏感的特殊人群。
3.磁共振成像(MRI):MRI能更全面、细致地显示肱骨内上髁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以及神经等软组织的病变情况。可以发现屈肌总腱的微小撕裂、水肿等早期病变,对于一些临床症状不典型或超声检查难以明确的病例,MRI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MRI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且检查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能因幽闭恐惧症等原因无法完成检查。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骨骼和软组织仍在发育阶段,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动作需轻柔,避免因检查造成额外损伤。由于儿童表述可能不准确,家长需仔细观察孩子的症状表现,如是否有活动受限、不愿使用患侧肢体等情况,并及时告知医生。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时,优先考虑超声检查,以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2.孕妇:孕妇由于特殊的生理状态,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谨慎。X线检查因具有辐射,除非必要情况,一般不建议孕妇进行。超声检查是相对安全的选择,可用于初步诊断。若超声检查不能明确诊断,需进一步检查时,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MRI检查对孕妇及胎儿的潜在风险与诊断疾病的必要性。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在体格检查时,同样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因用力不当导致骨折。对于有心血管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等)的老年人,进行MRI检查前需告知医生,因为部分植入物可能会影响MRI检查的安全性,或导致植入物功能异常。同时,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情况,在后续治疗过程中,需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