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尺桡骨远端骨折怎么办
左尺桡骨远端骨折是尺桡骨靠近手腕处常见的骨折类型,治疗方法分保守与手术。保守治疗含手法复位外固定(适用于移位不明显、关节面平整者,固定46周,需防再移位)及药物辅助;手术治疗有切开复位内固定(用于移位明显、累及关节面且手法复位不佳者,存在感染等风险)与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适用于部分不稳定骨折,对术者技术要求高)。康复训练分早期(固定12周内,进行手指及肩肘主动活动)、中期(46周拆除外固定后,进行腕关节被动活动)、后期(6周后,增加腕关节主动及抗阻活动)。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有基础疾病者治疗和康复各有注意事项。日常护理要注意饮食营养、休息体位及观察手部症状。
一、概述
左尺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在尺骨和桡骨远端部位的骨折,该部位靠近手腕,是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
二、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手法复位与外固定:适用于骨折移位不明显、关节面平整的患者。通过专业医生手法将骨折断端复位,之后用石膏或小夹板进行外固定。一般固定时间为46周,具体时长依据骨折愈合情况由医生判断。这种方法创伤小,能避免手术风险,但需密切关注骨折部位有无再移位情况。
药物辅助:可使用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如活血化瘀类药物能减轻局部肿胀,促进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类药物有助于加速骨痂生长,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但具体用药需由医生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
2.手术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当骨折移位明显、累及关节面且手法复位无法达到良好效果时,需采取手术切开,直视下将骨折断端精确复位,并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固定。手术能更好地恢复骨骼解剖结构和关节面平整,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但手术存在感染、损伤周围血管神经等风险。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对于部分不稳定骨折,可在X线透视下闭合复位,然后经皮穿针固定骨折端。此方法创伤相对较小,能较好地维持骨折复位,但对术者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三、康复训练
1.早期(固定期):在固定后的12周内,主要进行手指的主动屈伸活动,如握拳、伸指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同时防止手指关节僵硬。还可进行肩部、肘部的主动活动,避免长期固定导致邻近关节活动受限。
2.中期(46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在医生允许下,拆除外固定后开始进行腕关节的被动活动。可借助康复器械或他人辅助,缓慢屈伸、旋转腕关节,活动范围由小逐渐增大,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
3.后期(6周后):逐渐增加腕关节的主动活动训练,如使用握力器锻炼握力,进行腕关节的抗阻活动等,以增强腕部肌肉力量,恢复关节功能。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骨骼具有生长潜力,骨折愈合相对较快。但儿童对固定的耐受性较差,家长需注意观察外固定装置有无松动、移位,避免孩子自行拆除。同时,儿童在康复训练时注意力易分散,家长要做好监督和引导,确保训练动作规范、安全。
2.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相对缓慢。在治疗过程中,除了针对骨折的处理,还需积极治疗骨质疏松,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康复训练时要注意强度适中,防止因跌倒等导致再次骨折。
3.孕妇:治疗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和检查手段。若需进行X线检查,应做好腹部防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优先考虑对胎儿影响小的保守治疗。康复训练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因运动不当影响胎儿。
4.患有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患者,骨折后伤口感染风险较高,需严格控制血糖,密切观察伤口情况。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规律服用降压药,保持血压稳定,避免因疼痛、紧张等因素导致血压波动,影响骨折治疗。
五、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
1.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骨折愈合。
2.休息与体位:保证充足休息,受伤肢体适当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有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睡眠时避免压迫受伤手臂。
3.观察症状:密切观察手部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手指活动情况,若出现手部麻木、肿胀加剧、皮肤苍白或青紫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