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膀胱主要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外周神经系统病变等原因有关,可以采取药物治疗、膀胱训练、导尿、外科手术等方法治疗。

一.原因
1.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如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等,会干扰大脑与膀胱之间的神经传导,使大脑无法正常控制膀胱的收缩和舒张。
2.外周神经系统病变
如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盆腔手术损伤神经等,会影响膀胱的神经支配,导致膀胱功能失调。
二.治疗
1.药物治疗
建议遵医嘱用药治疗,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等,通过抑制膀胱平滑肌的过度收缩,减少尿频和急迫感。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如多巴酚丁胺等,有助于放松膀胱,增加尿液储存能力。
2.膀胱训练
通过定时排尿和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来训练膀胱,帮助其适应更长时间的尿液储存。膀胱训练不仅可以改善尿失禁症状,还能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3.导尿
对于能够自主排尿的患者,间歇性导尿是一种更好的选择,通过定时排空膀胱,可训练膀胱的收缩功能,减少残余尿量。对于尿潴留或尿失禁的患者,通过留置导尿管,可引出尿液,减轻膀胱压力,预防感染。
4.外科手术
膀胱扩张术通过手术扩大膀胱容量,改善尿液储存能力;膀胱造口术可以为无法自主排尿的患者提供新的排尿途径;对于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进行尿道括约肌切开术以恢复尿道的闭合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