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疾病,主要由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导致肺部血液循环障碍,其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心悸、晕厥等。高危因素包括长期卧床、久坐、手术、创伤、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等。主要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肺动脉造影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手术治疗等。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抗凝药物、穿弹力袜、适当运动等。
1.病因:
栓子来源: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急性肺栓塞最主要的原因,其他栓子还包括脂肪栓、羊水栓、空气栓等。
高危因素:长期卧床、久坐、手术、创伤、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等因素,可增加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2.症状:
咳嗽:可咳出少量咯血。
心悸:部分患者可出现心悸。
晕厥:严重者可出现晕厥。
3.检查:
血液检查:D-二聚体升高提示有血栓形成的可能。
心电图:可出现SⅠQⅢTⅢ征、V1~V4导联T波倒置和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等改变。
胸部X线:可发现肺动脉段突出、右下肺动脉增宽等。
肺动脉造影:是诊断急性肺栓塞的“金标准”。
4.治疗:
一般治疗:绝对卧床休息、吸氧、止痛等。
溶栓治疗:适用于有溶栓适应证的患者。
抗凝治疗:是急性肺栓塞的基本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对于有溶栓和抗凝禁忌证、经积极治疗仍有严重呼吸困难或休克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5.预防: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抗凝药物、穿弹力袜、适当运动等。
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