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要注意什么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需特别注意治疗、观察、呼吸管理、感染预防、营养支持和出院指导等方面,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和有基础疾病的患儿需更密切监护和治疗。
1.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保持患儿处于适中的温度环境中,确保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的血气和pH值。
替代治疗: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替代治疗,以帮助患儿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
其他治疗:如抗感染、呼吸支持等,根据患儿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治疗。
2.密切观察:
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体温等。
注意观察患儿的皮肤颜色、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定期进行血气分析,了解患儿的氧合情况和酸碱平衡状态。
3.呼吸管理:
确保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呼吸支持方式,如鼻塞CPAP、机械通气等。
进行机械通气时,要注意调整呼吸机参数,以保证有效的通气和氧合。
4.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保持病房的清洁和卫生。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要严格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患儿的皮肤护理,预防皮肤感染。
5.营养支持:
尽早开始肠内营养,根据患儿的情况逐渐增加奶量。
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物质,以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
注意观察患儿的喂养情况,避免呛咳和呕吐。
6.出院指导:
告知家长患儿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喂养、护理、预防感染等。
定期带患儿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特殊人群: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克)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克):这类患儿病情更重,治疗难度更大,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护和治疗。
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如先天性心脏病、肺部疾病等,治疗和护理需要更加个体化,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要综合治疗和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同时,家长也需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共同关心和照顾患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