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胃穿孔是怎么引起的
胃穿孔的主要原因是胃溃疡,其他原因包括长期服用NSAID类药物、应激、吸烟、酗酒等。其主要症状是上腹部剧烈疼痛,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检查方法包括腹部X线检查、CT检查、胃镜检查等。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胃穿孔的方法包括积极治疗胃溃疡、避免长期服用NSAID类药物、注意饮食、缓解压力、定期体检等。
一、病因
1.胃溃疡:胃溃疡是胃穿孔最常见的原因。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侵蚀胃黏膜,导致溃疡形成。如果溃疡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逐渐加深,最终穿透胃壁,引起穿孔。
2.NSAID类药物:长期或大量服用NSAID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导致胃黏膜损伤,增加穿孔的风险。
3.应激:严重的疾病、大手术、精神紧张等应激状态,可导致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胃穿孔。
4.吸烟:吸烟会使胃酸分泌增加,降低幽门括约肌张力,促进胃十二指肠反流,从而损伤胃黏膜,增加胃穿孔的发生风险。
5.酗酒:长期酗酒可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形成,增加胃穿孔的危险性。
二、症状
胃穿孔的症状主要包括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疼痛通常突然发作,呈刀割样或烧灼样,很快蔓延至全腹。患者常因疼痛而不敢深呼吸、咳嗽或转动体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数等。
三、检查
1.腹部X线检查: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对诊断胃穿孔有重要意义。
2.CT检查:有助于了解腹腔内的情况,判断穿孔的严重程度和有无其他并发症。
3.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对穿孔部位进行活检,有助于明确病因和诊断。
四、治疗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穿孔较小、无明显腹膜炎体征的患者。主要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抗感染等。通过这些措施,可缓解症状,促进穿孔愈合。
2.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穿孔较大、腹膜炎体征明显或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方法包括穿孔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等。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决定。
五、预防
1.积极治疗胃溃疡:如有胃溃疡,应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避免病情进展。
2.避免长期服用NSAID类药物:如需使用,应尽可能短期使用,并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
3.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饮酒和吸烟。
4.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和焦虑。
5.定期体检:有胃溃疡家族史、长期服用NSAID类药物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胃穿孔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诱因,预防胃穿孔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