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怎么回事
胃穿孔是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急症,主要由胃溃疡、药物、饮酒、应激状态等原因引起,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X线、CT等检查可协助诊断,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主要是治疗胃部疾病、避免诱因和注意饮食。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的胃穿孔治疗需特别注意。
一、病因
1.胃溃疡:胃溃疡是胃穿孔的最常见原因,长期的胃酸侵蚀使胃壁变薄,容易形成溃疡,进而导致穿孔。
2.药物: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损伤胃黏膜,增加穿孔的风险。
3.饮酒:过度饮酒可导致胃酸分泌增加,损伤胃黏膜,增加穿孔的危险。
4.应激状态:严重的疾病、手术、颅脑损伤等应激状态,可导致胃酸分泌增加,胃黏膜缺血,容易引发穿孔。
二、症状
1.腹痛:突然发生的剧烈腹痛,通常在上腹部或穿孔部位附近,疼痛可迅速蔓延至整个腹部。
2.恶心、呕吐:常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或血液。
3.发热:穿孔后,腹腔内的炎症反应可引起发热。
4.腹膜炎体征: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腹膜炎体征。
三、诊断
1.病史: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的胃部疾病、用药情况等。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腹部,判断是否有压痛、腹肌紧张等腹膜炎体征。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能显示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
4.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等可帮助发现胃穿孔的位置和程度。
5.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进行活检,有助于明确病因。
四、治疗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较轻、穿孔较小的患者。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使用抗生素等,以缓解症状,控制炎症。
2.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穿孔较大或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穿孔修补术、胃部分切除术等,具体手术方式根据病情而定。
五、预防
1.治疗胃部疾病:积极治疗胃溃疡、胃炎等胃部疾病,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病情进展。
2.避免诱因:避免长期服用NSAIDs,饮酒应适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3.注意饮食:饮食应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食物。
六、特殊人群
1.儿童:儿童胃穿孔相对较少见,常见原因包括胃溃疡、外伤等。治疗方法与成人相似,但需要特别注意儿童的身体发育和药物剂量。
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胃穿孔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因此,老年人一旦出现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孕妇:孕妇的治疗需要考虑胎儿的安全,治疗方法与一般成人相似,但在药物选择上需要更加谨慎。
总之,胃穿孔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对于有胃部疾病史、长期服用NSAIDs等药物的人群,应注意预防胃穿孔的发生。如有胃部不适,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