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水肿
急性肺水肿是一种危急重症,主要由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因素引起,患者会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预防措施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因、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定期体检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
一、定义
急性肺水肿是一种危急重症,是由于肺血管内液体渗入到肺泡以及间质引起的病变,可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二、症状
1.患者会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频率可达30-40次/分,伴有咳嗽、咳痰,痰液常为粉红色泡沫样。
2.患者可出现心率增快、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同时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三、病因
1.心源性
2.非心源性
胸部外伤,如肋骨骨折、连枷胸等。
药物,如硝普钠、胺碘酮等。
其他,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原性肺水肿等。
四、治疗
1.一般治疗
立即让患者采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使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减少,改善低氧血症。
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以减少氧耗。
2.药物治疗
镇静剂,如吗啡,可使患者镇静,减少躁动所带来的额外的心脏负担,同时也具有舒张外周小血管的作用,而减轻心脏负荷。
利尿剂,如呋塞米,可迅速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从而改善心功能。
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可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从而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
强心药,如西地兰,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从而改善心功能。
3.其他治疗
机械通气,如无创机械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可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纠正呼吸性酸中毒,为心脏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
血液净化,如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和血液灌流,可清除体内的炎症介质和代谢产物,减轻炎症反应,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
五、预防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
2.避免劳累、感染、情绪激动等诱因。
3.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
4.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脏疾病。
六、特殊人群
1.儿童
儿童急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如呼吸急促、咳嗽、哭闹不安等。
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与成人不同,因此在治疗时需要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调整药物剂量。
儿童急性肺水肿的预后较成人差,因此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老年人
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因此发生急性肺水肿的风险较高。
老年人的心脏功能和代偿能力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也较差,因此在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
老年人发生急性肺水肿时,需要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3.孕妇
孕妇发生急性肺水肿时,需要考虑胎儿的安全。
治疗时需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地高辛、呋塞米等。
孕妇发生急性肺水肿时,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4.哺乳期妇女
治疗急性肺水肿时,需要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地高辛、呋塞米等。
治疗期间应暂停哺乳,以免药物通过乳汁分泌影响婴儿。
七、注意事项
1.急性肺水肿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2.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过饱。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以及有无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症状。
4.按医嘱服药,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5.如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