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吗
当血清钾离子浓度低于3.5mmol/L时,称为低钾血症。其症状主要有神经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异常等。长期禁食、呕吐腹泻、应用排钾利尿药、肾小管性酸中毒、醛固酮增多症、大量输注库存血等人群容易发生低钾血症。怀疑有低钾血症,需要做血清钾测定、尿钾测定、心电图检查等。治疗低钾血症可通过去除诱因、补钾(口服或静脉)实现。补钾有见尿补钾、补钾速度不宜过快、补钾浓度不宜过高等注意事项。含钾丰富的食物有蔬菜、水果、粮食、奶类、肉类、坚果等。
一、什么是低钾血症?
当血清钾离子浓度低于3.5mmol/L时,称为低钾血症。
二、低钾血症有哪些症状?
1.神经肌肉系统
常见症状为肌无力和发作性软瘫,后者发作前可先有肌无力,虽然发作与血浆K+绝对水平有关,但与细胞内外K+梯度的关系更为密切,梯度越大则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越大,以致肌肉兴奋性减低,在低于阈电位时即可引发动作电位,使肌肉产生瘫痪。
2.消化系统
缺钾可使肠蠕动减慢,轻度缺钾者只有食欲缺乏,腹胀,恶心和便秘;严重缺钾者可引起麻痹性肠梗阻。
3.心血管系统
低钾血症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为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
4.泌尿系统
长期低钾可使肾小管受损而引起缺钾性肾病,肾小管浓缩、氨合成、泌氢和氯离子的重吸收功能均可减退或导致酸碱平衡失调。
三、哪些人容易发生低钾血症?
1.长期禁食或进食不足:钾主要来源于食物,长期禁食或进食不足会导致钾摄入不足。
2.呕吐、腹泻:呕吐、腹泻可导致大量钾离子丢失。
3.应用排钾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可导致钾离子排出过多。
4.肾小管性酸中毒:可导致钾离子重吸收障碍。
5.醛固酮增多症:可导致钾离子排泄增加。
6.大量输注库存血:库存血中含有大量的钾离子,大量输注库存血可导致钾离子摄入过多。
四、怀疑有低钾血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1.血清钾测定:是诊断低钾血症的主要方法。
2.尿钾测定:可了解肾脏的排钾功能。
3.心电图检查:可了解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
五、如何治疗低钾血症?
1.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停用可能导致低钾血症的药物。
2.补钾:可口服或静脉补钾。
口服补钾:适用于轻症低钾血症患者。常用的口服补钾药物有氯化钾、枸橼酸钾等。
静脉补钾:适用于中重度低钾血症患者或有严重并发症者。常用的静脉补钾药物有氯化钾、枸橼酸钾等。静脉补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浓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40mmol/L。
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不超过10mmol/h。
尿量不宜过少:一般要求每小时尿量大于40ml。
3.其他治疗:对于严重的低钾血症患者,除了补钾治疗外,还需要进行对症治疗,如纠正心律失常、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等。
六、补钾有哪些注意事项?
1.见尿补钾:一般要求在尿量大于40ml/h时补钾。
2.补钾速度不宜过快:一般不超过10mmol/h。
3.补钾浓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40mmol/L。
4.避免过度补钾:补钾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补钾剂量和速度。
5.注意观察补钾后的反应: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应及时调整补钾剂量和速度。
七、哪些食物富含钾?
1.蔬菜:如菠菜、苋菜、香菜、油菜、甘蓝、芹菜、大葱、青蒜、莴笋、土豆、山药、鲜豌豆、毛豆等。
2.水果:如香蕉、橘子、橙子、柚子、柠檬、杏、梅、李、红枣、沙棘、猕猴桃、刺梨等。
3.粮食:如荞麦、玉米、红薯、大豆等。
4.奶类:如牛奶、酸奶等。
5.肉类:如鸡肉、鱼肉、瘦猪肉等。
6.坚果:如核桃、杏仁、花生等。
八、温馨提示
1.避免长期禁食或进食不足,应保证均衡饮食。
2.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腹泻。
3.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排钾利尿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4.定期复查血钾,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