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口腔疱疹怎么办
儿童口腔疱疹是儿童常见口腔黏膜疾病,多由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等感染引发。症状上,口腔黏膜有小水疱破溃成溃疡,致患儿流口水、拒食等,部分伴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且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疱疹部位有特点。治疗包括多休息、清淡饮食等一般治疗,以及按情况使用退烧药、促进溃疡愈合药和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护理要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并密切观察病情。预防需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低龄及有基础疾病儿童更易感染且病情可能较重,要格外注意护理、谨慎用药并密切观察病情。
一、儿童口腔疱疹的概述
口腔疱疹是儿童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多由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等感染引起。其中,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性龈口炎好发于6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肠道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在儿童群体中也较为常见。
二、儿童口腔疱疹的症状
1.口腔表现:口腔黏膜可见散在或成簇的小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浅溃疡,表面覆盖淡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呈现鲜红色。患儿常因口腔疼痛而出现流口水、拒食、烦躁不安等表现。
2.全身症状:部分患儿可伴有发热,体温一般在38℃39℃之间,少数可超过39℃。还可能出现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呕吐、腹泻等症状。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主要出现在咽峡部,手足口病除口腔外,手、足、臀部等部位也会出现皮疹或疱疹。
三、儿童口腔疱疹的治疗
1.一般治疗:患病期间,让患儿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方面,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牛奶、米汤、粥等,避免食用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疼痛。鼓励患儿多饮水,以保持口腔清洁和补充因发热丢失的水分。
2.药物治疗:对于发热,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口腔局部可使用康复新液等促进溃疡愈合。若继发细菌感染,可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但需注意,抗生素的使用必须由医生评估后决定,家长不可自行给孩子用药。
四、儿童口腔疱疹的护理
1.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饭后用淡盐水或生理盐水漱口,低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
2.皮肤护理:若患儿伴有手足口病,对于手足臀部的皮疹,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以防破溃感染。
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体温、精神状态、有无呕吐、抽搐等情况,若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频繁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五、儿童口腔疱疹的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教导儿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后。不与他人共用牙刷、杯子等生活用品。
2.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家庭环境清洁,定期开窗通风,勤晒被褥。托幼机构、学校等场所要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如对玩具、桌椅等进行定期消毒。
3.避免接触传染源:在疾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超市、商场等。若周围有患病儿童,应避免接触。
六、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低龄儿童:由于低龄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更易感染口腔疱疹且病情可能较重。家长应格外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要更加细心。在药物选择上,要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使用可能对低龄儿童有潜在风险的药物。比如在使用退热药物时,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有相应的年龄限制和使用注意事项,必须谨慎使用。
2.有基础疾病儿童:如患有免疫缺陷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感染口腔疱疹后可能病情进展更快,并发症发生风险更高。家长要更加密切观察孩子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护理。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基础疾病与口腔疱疹治疗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