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疲劳是什么原因引起
眼疲劳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环境方面,光照过强或过弱、屏幕蓝光及设置不当会致眼疲劳;用眼习惯上,长时间用眼和阅读姿势不良增加眼睛负担;眼部因素中,屈光不正未矫正、存在眼部疾病易引发眼疲劳;身体因素里,缺乏营养和睡眠不足影响眼睛功能与休息导致眼疲劳。特殊人群如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孕妇及患全身性疾病者,因自身特点更需注意预防眼疲劳,像儿童青少年要控制用眼时间,老年人要处理好眼部疾病,孕妇减少用电子设备,患全身性疾病者控制原发病并定期查眼。
一、环境因素
1.光照问题:过强或过弱的光线都会对眼睛造成负担。例如,过强的光线如直射的太阳光,会产生刺眼的感觉,使眼睛为了适应强光而过度调节瞳孔,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易引发眼疲劳。相反,光线过弱,眼睛需要更努力地看清事物,睫状肌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久而久之也会导致眼疲劳。比如在昏暗的灯光下阅读、写作等。
2.屏幕因素:随着科技发展,人们接触电子屏幕时间增加。电脑、手机等屏幕发出的蓝光,长时间照射眼睛,会使眼睛的视网膜细胞受损,进而引起眼疲劳。而且屏幕的亮度、对比度设置不当,以及频闪等问题,也会让眼睛产生不适感。比如屏幕亮度与周围环境亮度差异过大,眼睛频繁调节以适应变化,容易引发疲劳。
二、用眼习惯
1.长时间用眼: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阅读书籍、操作电脑、看电视等,眼睛的睫状肌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得不到放松,就像一直拉紧的弹簧,弹性会逐渐下降,导致调节功能减弱,从而引发眼疲劳。一般建议近距离用眼3040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
2.阅读姿势不良:不正确的阅读姿势,如弯腰驼背、趴在桌子上看书、躺着玩手机等,不仅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还会使眼睛与书本或屏幕的距离过近或过远,眼睛需要不断调整焦距,增加了眼睛的负担,进而引发眼疲劳。同时,不良姿势可能还会导致光线投射不均匀,进一步加重眼睛的不适感。
三、眼部因素
1.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如果没有及时矫正,眼睛为了看清物体,需要过度调节,消耗更多的能量,容易产生疲劳感。以近视患者为例,不戴眼镜时,眼睛看远处物体模糊,为了看清,睫状肌会持续紧张调节,时间一长就会感到眼睛酸胀、疲劳。
2.眼部疾病: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炎症,会引起眼睛的红肿、疼痛、异物感等不适症状,影响眼睛的正常功能,导致眼疲劳。另外,干眼症患者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质量不佳,眼睛表面得不到充分润滑,在眨眼时,眼球与眼皮之间摩擦力增大,也容易引发眼疲劳。
四、身体因素
1.缺乏营养:身体缺乏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营养素,会影响眼睛的正常代谢和功能。维生素A是构成视网膜感光物质的重要原料,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干涩等,增加眼疲劳的发生风险。B族维生素参与眼内细胞的代谢过程,缺乏时也可能引起眼疲劳。
2.睡眠不足:睡眠对于眼睛的休息和恢复至关重要。当睡眠不足时,眼睛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眼内的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出,眼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第二天就容易出现眼疲劳、红肿等症状。一般成年人每晚需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长时间的睡眠来保证眼睛的正常发育和休息。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眼睛也在不断发育中。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不正确的读写姿势等不良用眼习惯,更容易引发眼疲劳,进而可能导致近视等视力问题。家长应监督孩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左右,可有效预防眼疲劳和近视的发生。
2.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眼睛功能逐渐衰退,更容易出现眼疲劳。患有老花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老年人,应及时就医矫正或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阅读环境的光线适宜,选择合适的阅读字体大小,避免长时间用眼,可适当进行眼部按摩等缓解眼疲劳。
3.孕妇:孕妇在孕期身体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泪液的分泌,导致眼睛干涩,增加眼疲劳的风险。孕妇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果眼疲劳症状严重,不要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
4.患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会引起眼部并发症,导致眼疲劳。这类人群应积极控制原发病,定期进行眼部检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以减少眼疲劳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