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白眼球出血怎么办
白眼球出血多因眼外伤致球结膜下小血管破裂,不同年龄人群外伤原因有别。发现出血后,要观察出血量、视力及伴随症状,如出血范围扩大、视力下降、伴眼痛等需重视。现场应72小时内冷敷、避免揉眼。出血量大不缓解、视力下降、眼痛剧烈等需就医。医院会进行眼部常规及进一步检查。单纯球结膜下出血12周可自行吸收,可滴人工泪液;合并其他损伤则针对角膜、前房、晶状体、视网膜等不同损伤治疗,不同年龄段治疗有差异。康复期要清淡饮食,多吃含维C果蔬,避免辛辣,保证休息,按医嘱复诊,有异常随时就诊。
一、白眼球出血的原因
眼外伤导致白眼球出血,通常是球结膜下出血。外伤致使球结膜下的小血管破裂,血液积聚在结膜下组织内,就形成了白眼球出血。常见的眼外伤情况包括眼球被钝物撞击,如球类、拳头等;眼部受到尖锐物体划伤;揉眼用力过度等。不同年龄人群眼外伤发生原因有差异,儿童多因玩耍时意外伤害,年轻人可能因运动、工作中的意外,老年人则可能因摔倒碰撞等。
二、初步判断与观察
1.出血量与范围观察:发现白眼球出血后,要留意出血的范围大小和出血量多少。若出血范围迅速扩大,可能意味着仍有活动性出血。
2.视力变化:若出现视力下降,哪怕是轻微的视力模糊、视物变形等,都可能提示眼球内部结构如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受到损伤,需格外重视。
3.伴随症状:若伴有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等,可能合并角膜损伤、眼内炎症等其他眼部问题。不同性别在观察伴随症状时无明显差异,但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佩戴隐形眼镜者,若受伤后出现白眼球出血,需警惕感染风险。
三、现场处理
1.冷敷:受伤后72小时内,可用冷毛巾或冰袋(用薄毛巾包裹,避免冻伤皮肤)冷敷眼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能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无论是儿童、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适用此方法,但儿童冷敷时要注意观察其反应,避免因不适而抗拒造成眼部二次伤害。
2.避免揉眼: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白眼球出血,都要严禁揉眼。揉眼可能使原本破裂的血管进一步损伤,加重出血,同时还可能将细菌带入眼内引发感染。
四、就医指征
1.出血量大且持续不缓解:若出血范围超过整个白眼球的三分之一,或经过4872小时冷敷后出血仍在进展,应及时就医。
2.视力下降:如前文所述,只要出现视力下降,都应尽快前往眼科就诊,排查眼内结构损伤情况。
3.眼痛剧烈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眼痛难以忍受、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可能存在眼内压升高或颅脑损伤等严重问题,需立即就医。对于有眼部病史(如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等)的人群,出现白眼球出血后更应及时就医,因其眼部基础条件较差,更易引发严重并发症。
五、医院检查
1.眼部常规检查:医生会进行视力检查、眼压测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等,以了解眼部基本情况。视力检查明确视力受损程度;眼压测量排查是否因外伤导致眼压异常;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观察角膜、结膜、前房、晶状体等结构有无损伤。
2.进一步检查:若怀疑眼内结构损伤,可能需进行眼部B超、眼底检查等。眼部B超可发现玻璃体、视网膜等部位的病变;眼底检查能直观看到视网膜有无出血、裂孔等问题。
六、治疗方法
1.针对单纯球结膜下出血:一般无需特殊药物治疗,出血通常在12周内可自行吸收。期间可使用人工泪液类眼药水,保持眼部湿润,缓解不适症状。
2.合并其他眼部损伤:
角膜损伤:轻度角膜上皮擦伤,可使用促进角膜修复的眼药水和眼膏;若损伤较重,可能需包扎患眼,预防感染。
前房积血:需卧床休息,半卧位,使用止血药物等,密切观察积血吸收情况,若积血量大且吸收不佳,可能需手术治疗。
晶状体损伤:根据损伤程度,可能需药物控制炎症,必要时行晶状体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视网膜损伤:根据损伤类型,可能采用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手术治疗等。不同年龄段在治疗时,儿童用药需谨慎选择,避免使用对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老年人因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全身情况。
七、康复与注意事项
1.饮食:饮食宜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橙子、柠檬、菠菜等,有助于血管修复。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眼部充血,加重不适。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要控制好血糖,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因高血糖会影响伤口愈合。
2.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用眼过度。减少长时间看电子屏幕、阅读等用眼活动,使眼睛得到充分休息。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从事电脑工作者,受伤后应尽量减少工作时间,避免眼部疲劳。
3.复诊:按照医生嘱咐定期复诊,了解出血吸收及眼部恢复情况。若在恢复期间出现眼部不适加重、视力再次下降等情况,应随时复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