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出血是什么病

来源:民福康

眼底出血并非独立眼病,是多种眼病与全身疾病共有的特征。其原因包括眼部疾病,如视网膜血管病、黄斑病变葡萄膜炎、青光眼等,以及全身疾病,像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症状有视力下降、眼前黑影飘动、视野缺损。诊断依靠眼底检查、OCT、FFA及全身相关检查。治疗需针对病因,如眼部和全身疾病分别采取相应治疗,还可用药促进出血吸收,严重时手术。特殊人群如老人、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人群、孕妇要定期检查,控制基础病或避免剧烈运动等,孕妇出现视力异常应及时就医且避免自行用药。

一、眼底出血概述

眼底出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眼病,而是许多眼病和某些全身疾病共有的特征。眼底指的是眼球内后部的组织,包括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乳头等,当这些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出并积聚在眼底组织中,就形成了眼底出血。

二、眼底出血的原因

1.眼部疾病

视网膜血管病:视网膜静脉阻塞较为常见,可能与血管壁病变、血液流变学改变、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因素有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状态损害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引发一系列病理改变,导致眼底出血。视网膜动脉阻塞相对少见,但后果严重,多由栓子、血管痉挛等原因引起,血管堵塞后,其供应区域视网膜缺血缺氧,可引发出血。

黄斑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多发生于老年人,与年龄增长、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可进展为湿性,新生血管生长易破裂出血。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常见于高度近视人群,眼轴过度增长,导致黄斑区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新生血管形成并破裂出血。

其他眼病:葡萄膜炎累及视网膜血管时,可导致血管炎症、渗漏和出血。青光眼患者眼压急剧升高或长期高眼压,会损害视网膜和视神经,影响血液循环,引起眼底出血。

2.全身疾病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使视网膜小动脉硬化、管壁增厚、弹性降低,在血压波动时,血管容易破裂出血。

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机制受到影响,易出现眼底出血。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大量异常白细胞浸润,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眼底出血。

其他: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抗体攻击血管壁,引起血管炎症和损伤,可导致眼底出血。

三、眼底出血的症状

1.视力下降:这是最常见的症状,出血量较少时,可能仅表现为轻度视力模糊;出血量较多或累及黄斑区时,视力可急剧下降,严重者甚至仅存光感。

2.眼前黑影飘动:患者常感觉眼前有黑影飘动,形状不一,如点状、片状等,其飘动方向和速度与眼球运动有关。

3.视野缺损:当出血累及视网膜特定区域时,会导致相应部位的视野缺损,患者可能察觉不到部分区域的视觉信息。

四、眼底出血的诊断

1.眼底检查:直接检眼镜可直接观察眼底情况,能发现视网膜出血、渗出、血管形态改变等。间接检眼镜放大倍数更高,可更全面地观察周边视网膜。

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能清晰显示视网膜各层结构,对于判断黄斑区病变及出血情况有重要价值,如是否存在黄斑水肿、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等。

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动态观察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的形态、渗漏情况,有助于明确出血原因,如判断是否存在视网膜血管阻塞、新生血管等。

4.其他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血压等全身检查,以排查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眼底出血。

五、眼底出血的治疗

1.针对病因治疗

眼部疾病: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可根据病情采用药物治疗,如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必要时进行激光光凝治疗,封闭无灌注区,预防新生血管形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同时根据病变分期采取相应治疗,如药物、激光或手术治疗。黄斑病变,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主要使用抗VEGF药物治疗,抑制新生血管生长。

全身疾病: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遵循医嘱规范服用降压药物。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需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可能需要提升血小板数量等治疗。

2.促进出血吸收:可使用一些药物促进出血吸收,如卵磷脂络合碘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手术治疗:当出血量较大,长时间不吸收,或伴有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时,可能需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清除积血,解除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复位视网膜。

六、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易引发眼底出血。建议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至少每年检查一次。日常生活中,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遵医嘱规律服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患眼底病变的风险较高,应从确诊糖尿病开始,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一般每年12次,若已出现眼底病变,需根据医生建议增加检查频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饮食上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合理运动。若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高度近视人群:高度近视者眼轴较长,视网膜相对较薄,发生眼底病变的风险增加。避免剧烈运动,如跳水、蹦极等,防止视网膜受到牵拉而引发出血或脱离。定期进行眼底检查,了解眼底情况,若出现视力变化,及时就诊。

4.孕妇:孕期身体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同时部分孕妇可能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增加眼底出血风险。孕期应定期产检,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若出现视力异常,及时告知医生,避免自行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

了解疾病
性病
是指通过性交行为传染的疾病,主要病变发生在生殖器部位。包括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肉芽肿五种。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眼睛眼底出血怎么办?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若您出现眼底出血的情况,需要根据病因选择治疗方案。若您是由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引发的眼底出血,则在早期可以进行保守观察,在出现症状后再采取治疗措施,比如发生黄斑水肿后可以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等。若您是由于外伤引起的眼底出血,则在早期要注意止血,在出血停止后要对症进行活血
眼底出血会自愈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一般自愈的可能性比较低。眼底出血患者需要立即去医院检查眼底出血的原因,对因采取治疗措施。急性期尽量卧床休息,避免从事任何的重体力的活动。其次也需要维持血压稳定,避免情绪激动。若是眼底出血量比较大或者是出血时间比较长,患者可以遵医嘱采用止血剂治疗或者是通过激光的方式治疗,控制眼底出血。平时多注
糖尿病眼底出血会不会瞎?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眼底病变最严重的一个结果就是会导致失明,因此糖尿病如果表现出眼底出血,如果没有及时的给予干预,导致眼底功能区不断地被破坏,最终是有可能会导致失明的。由于眼底出血的原因及部位不同,预后及对视力影响也不一样。有条件的话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不需要过度担心。
高血压引起的眼底出血治疗方法是什么?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控制血压是治疗因高血压造成眼底出血的关键。病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利福平、硝普钠、普萘洛尔等治疗,可降低血压,控制病情。当眼底出血较多时,可对病人进行手术治疗,经过手术可减少视网膜损伤,减少出血。症状较轻时,可不作特殊治疗。
眼底出血原因有哪些?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的原因一般可以分为全身性疾病以及眼部病变两种类型。全身性疾病常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等,这类患者主要是由于原发病控制不稳定导致的。而眼部病变的病因是相对较多的,比如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血管瘤等疾病,都可能会引起眼底出血症状。除此之外,黄斑变性、高度近视、外伤引起玻璃体脱
眼底出血自己能吸收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量比较小的情况下,是可以自行吸收的。但如果致病因素还没有及时得到消除,自行吸收结束后还是会再次出血的。其次,眼底出血量比较大时,也很难自行吸收。因此在出现眼底出血症状时,一定要及早去医院眼科检查,确定眼底出血原因和出血量。若是眼底出血量比较小,患者多注意休息,定期复查即可。出血量比较大时,还
眼底出血要不要紧?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要不要紧,需要根据出血的原因具体分析。如果患者只是眼底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的少量出血,且没有影响到患者的视力,一般是不要紧的,可以通过多休息或者使用药物促进血液的吸收。如果患者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大出血或者是眼底肿瘤、颅内肿瘤破裂引起的出血,则比较要紧,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并进行止血,必要时
哪些疾病会导致眼底出血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是眼部的一个症状,而不是疾病。造成眼底出血的疾病主要分为全身疾病和眼部疾病。全身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血液病等造成的眼底出血;眼部疾病由于眼底血管破裂造成出血,如视网膜静脉阻塞性出血、高度近视、黄斑出血及老年性黄斑变性出血、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网膜渗血、视网膜裂孔牵拉血管出血、眼底血管发炎造成
眼底出血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可能是玻璃体出血所导致,多是因为局部的血管破裂、炎症病变或者肿瘤因素所导致的不适症状,会影响患者的正常视力,导致其视力下降。如果患者本身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时候,会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数值控制不佳的时候,也会出现高血压眼底出血。患者本身有高度近视,容易引发黄斑出血而导
眼底出血有什么治疗方法?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治疗,例如高血压造成视网膜病变引起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氯沙坦、厄贝沙坦等药物控制血压,大多数患者血压恢复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若患者因为视网膜脱离出现的症状,需要尽早就医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方式修补视网膜改善出血问题。患者无法确认病因时需要就医进行眼部超声
糖尿病眼底出血怎么办
董道权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视网膜出血很轻,造影显示没有明显形成视网膜无灌注区,不需要机进行特别处理,只需要控制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即可,空腹血糖稳定在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控制在8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标准,造影没有显示严重视网膜病变,出血不需要处理。如果出现面积比较广泛,程度较重,每个眼底视网膜象限都有眼底出血,考虑是否需要激光处理。如
眼底出血是怎么回事
李骏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眼底包含了眼球后部的所有组织,眼底的结构包括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眼底出血就是指这些部位发生的出血,很显然,正常的血管是不会出血的。这些出血的原因都是由于疾病引起了血管的异常而出现的出血,比如玻璃体出血,实际上玻璃体是没有血管的,玻璃体里面的所有的积血都是由于视网膜病变的血管出血而导致的。而眼底是位于眼球深部的结构,并不是用肉眼
眼底出血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鲍红艳 副主任医师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的饮食禁忌是少吃或者不吃类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以及海产品等,还要适当补充镁及肉类,患者还应戒除烟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眼底出血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治疗不及时会对患者的视力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导致失明。
为什么会突然眼底出血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突然出现眼底出血,通常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第一、视网膜静脉栓塞,由于患者视网膜静脉中有血栓形成或受到压迫,导致静脉血液回流淤积,大量淤积在视网膜静脉内的血液会漏出血管外引起眼底出血。第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会导致视网膜上的小血管受到破坏,管壁不完整会使血液漏出,形成眼底出血。第三、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的管壁不健康会形成自发
眼底出血要不要紧
陶远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是比较严重的现象,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眼底出血通常是由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栓塞、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等原因造成,会导致出现突然的视力下降,需要尽快通过药物治疗,促进出血吸收,例如可以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等。如果药物保守治疗无法将眼底出血吸收掉,并且眼底出血有牵拉视网膜,形成视网膜脱离的风险时,则要通过手术治疗
眼底出血自己能吸收吗
李振东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三甲
眼底出血可以逐渐自行吸收,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部分吸收快,而部分吸收慢。引起眼底出血的原因较多,如眼外伤、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栓塞、糖尿病、高血压、结缔组织病、风湿、类风湿等,可造成眼底视网膜不同程度的出血、渗出;患者应积极治疗,关注视力情况,且定期复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