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核怎么治疗
治疗膀胱结核主要采用药物(抗结核药物、免疫调节剂)和手术(膀胱结核病灶清除术、尿流改道术)两种方法,患者还需注意休息和营养、定期复查、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传染以及注意药物副作用。
1.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是治疗膀胱结核的主要方法。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缓解症状,控制病情。
免疫调节剂: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治疗效果。常用的免疫调节剂包括卡介苗、白细胞介素-2等。
2.手术治疗:
膀胱结核病灶清除术:适用于膀胱结核并发挛缩膀胱、膀胱容量<50ml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可以清除结核病灶,改善膀胱功能。
尿流改道术:对于膀胱结核并发严重膀胱挛缩、膀胱容量过小或无法恢复正常功能的患者,需要进行尿流改道术,如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或回肠膀胱术等,以解决排尿问题。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休息和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和合理的营养摄入,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
2.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尿液检查、结核菌素试验、X线或B超等检查,以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3.个人卫生:保持尿道口清洁,避免憋尿,及时排尿,防止尿液反流。
4.避免传染:膀胱结核具有传染性,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生活用品,如毛巾、脸盆等。性生活时应使用避孕套,防止传染给他人。
5.注意药物副作用:抗结核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过敏等。患者应遵医嘱定期进行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膀胱结核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同时,患者的家属也应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