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大咯血怎么办
肺结核大咯血的处理方法包括一般处理、止血治疗、病因治疗、并发症处理和特殊人群处理,需综合考虑患者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一般处理:
绝对卧床休息,取患侧卧位,头低脚高位,以利于血液咳出,避免血液吸入引起窒息。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内的血块,防止窒息。
给予高流量吸氧,纠正低氧血症。
建立静脉通道,便于快速补液、输血,纠正休克。
2.止血治疗:
药物止血:常用的止血药物有垂体后叶素、酚妥拉明、普鲁卡因等。垂体后叶素是首选药物,可收缩小动脉,减少肺循环血量,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介入治疗:对于药物止血无效或大咯血危及生命的患者,可采用介入治疗,如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大咯血、经药物和介入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3.病因治疗:
抗结核治疗:肺结核是大咯血的主要原因,积极抗结核治疗是根本措施。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对症治疗:如咯血引起的咳嗽、胸痛等,可给予止咳、止痛等对症治疗。
4.并发症处理:
窒息:是大咯血最严重的并发症,若出现窒息,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出呼吸道内的血块,保持呼吸道通畅。
失血性休克:大咯血可导致大量失血,引起失血性休克,应及时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5.特殊人群处理:
儿童:儿童肺结核大咯血的处理与成人相似,但需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
老年人:老年人肺结核大咯血的处理需更加谨慎,因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易发生不良反应。
孕妇:孕妇肺结核大咯血的处理需权衡利弊,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
有出血倾向者:有出血倾向者应慎用止血药物,以免加重出血。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在咯血期间应密切监测血压,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血压过高导致再出血。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在咯血期间应注意控制血糖,避免血糖过高影响止血效果。
总之,肺结核大咯血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