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因素包括:免疫因素方面,体液免疫异常,多数患者体内有识别血小板膜糖蛋白的IgG型自身抗体致血小板破坏增加;细胞免疫异常,T细胞功能失衡,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功能降低。遗传因素上,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一些基因多态性影响血小板破坏,家族史可增加发病风险。感染因素中,病毒和细菌感染可通过多种免疫机制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减少。其他因素有血小板生成异常,自身抗体抑制巨核细胞成熟和血小板生成;细胞因子失衡,如TPO相对不足、炎症因子增多。儿童因免疫系统未成熟更易发病,有家族病史或近期感染史的儿童若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治疗中家长要遵医嘱并做好护理。

一、免疫因素

1.体液免疫异常:多数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可检测到血小板自身抗体,主要为IgG型。这些抗体可识别血小板膜糖蛋白,如GPⅡb/Ⅲa、GPⅠb/Ⅸ等。自身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后,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主要是脾脏)识别并清除,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研究发现,大约70%80%的患者血小板表面可检测到IgG类自身抗体,提示体液免疫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2.细胞免疫异常:患者体内T细胞功能失衡,Th1/Th2比例失调,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如IL2、IFNγ等增多,Th2细胞分泌的IL4、IL10等减少。同时,调节性T细胞(Tregs)数量和功能降低,无法有效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使得免疫系统对血小板产生过度攻击。有研究表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外周血中Tregs细胞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二、遗传因素

部分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一些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如FcγRⅡa、FcγRⅢa基因多态性影响单核巨噬细胞对血小板抗体复合物的识别和清除能力。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其FcγR对免疫复合物的亲和力更高,导致血小板更容易被破坏。家族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虽相对少见,但也提示了遗传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有家族史的儿童发病风险可能相对增加。

三、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常见的如人类疱疹病毒、微小病毒B19、EB病毒等感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系密切。病毒感染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使机体免疫系统将血小板膜糖蛋白误认为外来病原体相关抗原,从而启动免疫反应,产生针对血小板的自身抗体。同时,病毒感染可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使T细胞、B细胞活化,促进自身抗体的产生。临床观察发现,约50%的新诊断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在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

2.细菌感染: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通过免疫交叉反应等机制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减少。有研究报道,在部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中检测到幽门螺杆菌抗体,根除幽门螺杆菌后,部分患者血小板计数有所上升。

四、其他因素

1.血小板生成异常:除了血小板破坏增加,部分患者存在血小板生成受抑的情况。体内自身抗体不仅可破坏血小板,还可能作用于巨核细胞,抑制巨核细胞的成熟和血小板的生成。研究发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骨髓巨核细胞虽数量正常或增多,但成熟障碍,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

2.细胞因子失衡: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过程。如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正常情况下其与血小板表面受体结合,调节血小板生成。但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中,TPO水平可能相对不足,无法有效刺激血小板生成。同时,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增多,可促进免疫反应,加重血小板破坏。

温馨提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更易受到上述因素影响而发病。对于有家族病史的儿童,家长应更加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若孩子近期有感染史,尤其是病毒感染后,若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家长要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同时注意孩子的日常护理,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磕碰导致出血加重。

了解疾病
肿瘤
肿瘤一般是指机体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疾病,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么回事
魏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是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引起。 1、免疫因素 ITP患者的NK细胞数目正常但活性降低,同时T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导致B细胞分泌抗血小板抗体。抗血小板抗体(主要是PAIgG)与血小板结合后,导致血小板被巨噬细胞吞噬破坏。 2、遗传因素 ITP在单卵双胞胎和某些家族中有发现,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有哪些
王洪志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主要是皮肤出血、黏膜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出血等。 1、皮肤出血:患者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情况下会导致皮肤出血,可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下出血点、瘀斑或紫癜等。 2、黏膜出血: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如果是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尿道出血的现象。 3、中枢神经系统出血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血小板减少。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有关。机体产生针对血小板的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和生成减少。自身抗体结合血小板后,可被脾脏等器官清除,从而造成血小板数量下降。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多久能痊愈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大约50%的患有免疫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儿童在6周内血小板计数可以逐渐恢复正常。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也称为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通常在发病前的1至3周,患儿会有病毒感染病史,例如由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引发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在风疹、麻疹、水痘病症后或者疫苗接种后出现。一般治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是什么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还不十分明确,一般情况下和感染因素、遗传因素、免疫系统紊乱性疾病等有关。 1、感染因素:当人体受到病毒感染时,如EB病毒、疱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可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此类抗体会与血小板膜发生交叉反应,导致血小板受到损伤,使血小板被巨噬细胞清除,造成血小板减少,引
血小板减少病因怎么来的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可能包括多种因素。 其中,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是主要原因之一,这可能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情况。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可能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此外,血小板破坏过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类型。获得性
尿常规红细胞偏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尿常规红细胞偏高通常是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出血性疾病等引起的。 1、尿路感染 由于细菌、真菌等侵入尿路引起感染,尿路黏膜会出现充血、水肿,黏膜下小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与尿液一同排出,尿常规检查时会发现红细胞计数偏高。 2、泌尿系统结石 若患有泌尿系统结石,结石移动过程中会划伤周围的黏膜,导致血液
脾大是怎么引起的
王红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脾大可能是由于长期的慢性肝炎导致,因为当患有慢性肝炎时,肝脏受到反复刺激后会出现门静脉高压,从而会导致脾脏肿大。也有可能是血液系统疾病引起,比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还有可能是感染造成,比如立克次体感染、寄生虫感染等。除此之外,有可能是脾脏上出现肿瘤或者囊肿所致。建议患者及时
男性脾脏大是什么原因
王红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首先,男性脾脏大可能是患者的脾脏上有囊肿或者肿瘤引起。也有可能患有某些肝脏疾病导致患者受到门静脉高压的影响,从而出现脾脏肿大的现象。还有可能是由于血液系统疾病造成,比如急慢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等。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脾脏出现损伤,所以会造成淤血性脾肿大。如果患者的脾肿大已经影
尿常规红细胞偏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薄海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尿常规红细胞偏高通常是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出血性疾病等引起的。 1、尿路感染 由于细菌、真菌等侵入尿路引起感染,尿路黏膜会出现充血、水肿,黏膜下小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与尿液一同排出,尿常规检查时会发现红细胞计数偏高。 2、泌尿系统结石 若患有泌尿系统结石,结石移动过程中会划伤周围的黏膜,导致血液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症状
刘芳 主任医师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三甲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英文缩写是ITP。ITP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和成人各半,男女各半,育龄期女性高于男性。慢性ITP一般起病缓慢或隐袭,多表现为反复皮肤粘膜出血,部分患者可由于偶然的血常规检查而发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症状可发生于任何部位,通常表现为皮肤出血点、紫癫,鼻子及牙龈出血,泌尿道及胃肠道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
许亚梅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目前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以持续血小板计数减少为特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常呈间歇性反复发作,血小板明显减少、出血严重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防止外伤,避免应用降低血小板数量及抑制血小板功能药物,根据病人年龄、严重程度、预期自然病程进行治疗。
什么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马鸿雁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称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因为免疫机制紊乱,造成破坏血小板的抗体过多。而破坏过多的血小板,导致血小板数目的减少,而引起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出血。根据血小板减少的数目不同,临床出血的轻重可能不同,可以鼻衄、牙龈出血为主。女性可能以月经过多为主,严重会有颅内出血、消化道内脏的出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
张晓乐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也叫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或者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其名字由来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没有明确的病因。如果有明确的病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叫做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功能亢进症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表现是
张晓乐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症状一般以出血为主,轻者可以表现为出血点、瘀点、瘀斑,严重时可以表现为口腔血泡、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最为严重的时候可以引起颅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内脏出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目前也叫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属于一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首选
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的时候通常是首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好的升高血小板的作用,但是副作用也是比较大的。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好,还可以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脾切除,对于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好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可以起到比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