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天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是胚胎期和发育期眼球房角组织发育异常致房水外流受阻、眼压升高并损害视神经的眼部先天性疾病。其类型包括婴幼儿型、青少年型及合并其他眼部或全身发育异常的青光眼。病因主要为遗传因素(如CYP1B1基因突变)和胚胎发育异常。症状有眼压升高、角膜改变、眼球增大、视力减退及畏光、流泪等。诊断依靠眼压测量、眼部检查及眼球超声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如小梁切开术、房角切开术、小梁切除术等),药物治疗为辅。患者需注意,患儿家长要密切观察并定期复查,青少年要遵医嘱治疗及注意用眼卫生与心理健康,合并其他疾病患者要综合治疗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一、先天性青光眼的定义
先天性青光眼是一种由于胚胎期和发育期内眼球房角组织发育异常,阻碍了房水外流,进而导致眼压升高,并对视神经造成损害的眼部先天性疾病。这种房角结构的异常通常是由于遗传因素或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一些未知因素引起的。
二、先天性青光眼的类型
1.婴幼儿型青光眼:这是最常见的先天性青光眼类型,通常在出生后一年内发病。患儿可能出现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由于眼球壁在高眼压作用下容易扩张,眼球会增大,尤其是角膜直径增大,形成所谓的“牛眼”外观。
2.青少年型青光眼:发病年龄一般在3岁以后至青春期,症状相对隐匿,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视力下降、眼胀、头痛等,容易被忽视。
3.合并其他眼部或全身发育异常的青光眼:这类青光眼常与其他眼部先天畸形(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无虹膜等)或全身综合征(如AxenfeldRieger综合征、SturgeWeber综合征等)同时存在,病情较为复杂。
三、先天性青光眼的病因
1.遗传因素:大部分先天性青光眼具有遗传倾向,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的突变与先天性青光眼的发生密切相关,如CYP1B1基因,该基因的突变可影响小梁网等房角结构的正常发育。
2.胚胎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若眼球房角组织的发育出现异常,如小梁网和Schlemm管发育不良或阻塞,会导致房水排出受阻,眼压升高,进而引发先天性青光眼。
四、先天性青光眼的症状
1.眼压升高:这是先天性青光眼的主要特征之一,眼压持续高于正常范围(正常眼压一般在1021mmHg),过高的眼压对视神经造成压迫,导致视神经损害。
2.角膜改变:角膜增大、水肿,呈雾状混浊,直径常超过12mm,还可能出现后弹力层破裂(Haab纹),表现为角膜表面的水平或斜行条纹。
3.眼球增大:由于婴幼儿眼球壁弹性较大,在高眼压长期作用下,眼球会进行性增大,眼轴增长,可形成大角膜、牛眼等外观。
4.视力减退:早期可因角膜水肿导致视力模糊,随着病情进展,视神经受损,视力进行性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5.其他症状:患儿常出现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这是因为眼压升高刺激眼部感觉神经,引起眼部不适。
五、先天性青光眼的诊断
1.眼压测量:使用眼压计测量眼压,若婴幼儿眼压持续高于21mmHg,且排除其他可引起眼压升高的因素,应高度怀疑先天性青光眼。但需注意,婴幼儿眼压测量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哭闹、不配合等,必要时可在全麻下测量。
2.眼部检查:包括角膜检查,观察角膜大小、透明度、有无Haab纹等;前房角镜检查,了解房角结构是否异常;眼底检查,评估视神经乳头形态、杯盘比等,判断视神经是否受损。
3.眼球超声检查:可测量眼轴长度、眼球各层结构厚度等,辅助诊断先天性青光眼,同时了解眼球内部结构有无其他异常。
六、先天性青光眼的治疗
1.手术治疗:是先天性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方法。常见手术方式有小梁切开术、房角切开术、小梁切除术等。小梁切开术和房角切开术主要适用于婴幼儿型青光眼,通过切开小梁网或房角组织,改善房水引流;小梁切除术则适用于各种类型先天性青光眼,尤其是药物治疗和其他手术效果不佳时,通过在眼球表面建立新的房水引流通道,降低眼压。
2.药物治疗:在手术前后,可辅助使用降眼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前列腺素衍生物等,降低眼压,减轻对视神经的损害。但药物治疗一般为短期辅助治疗,长期使用可能存在较多副作用。
七、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注意事项
1.对于患儿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眼部症状,如有无畏光、流泪、眼睑痉挛加重,视力是否进一步下降等,定期带患儿到医院复查眼压、角膜、眼底等情况。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患儿眼睛,避免外伤。由于先天性青光眼可能影响患儿视力发育,家长要关注患儿的视觉行为,如是否能正常追视物体等,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2.对于青少年患者: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和定期复查,即使症状缓解也不能自行停药。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青光眼可能对其心理产生影响,家长和学校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心理支持。
3.对于合并其他眼部或全身疾病的患者:除了针对青光眼的治疗和护理,还要积极治疗其他相关疾病。由于全身疾病可能影响青光眼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患者应告知医生完整病史,以便医生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