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方法通常包括症状辅助判断、呼气试验检测、胃镜检查与活检、血清学抗体检测、粪便抗原检测等。
1、症状辅助判断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引发胃部充血、胃胀、反酸、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但这些表现缺乏特异性,需结合客观检查确诊,不可仅凭症状自我诊断。
2、呼气试验检测
通过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检测呼出气体中的碳标记二氧化碳浓度,具有无创、快速、精准的特点,是临床首选筛查方法。碳13正常值范围为0-4dpm,碳14正常值小于100dpm,超出范围提示感染。
3、胃镜检查与活检
胃镜下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通过活检取样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直观判断感染情况,尤其适用于有胃部症状或疑似并发症的患者,但属于有创检查。
4、血清学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中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体(如IgG)判断感染史,但无法区分当前感染与既往感染,且治疗后抗体水平下降缓慢,不适用于疗效评估,多用于流行病学调查或无法接受其他检查的人群。
5、粪便抗原检测
通过检测粪便中的幽门螺杆菌抗原判断感染,操作简便、无创,适合儿童、老年人及无法耐受其他检查的患者,但准确率略低于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
若出现持续上腹痛、反酸、黑便或体重下降,需及时至消化内科就诊,完善幽门螺杆菌相关检查。确诊后应遵医嘱规范治疗,避免自行用药或中断疗程,治疗后需复查确认根除效果,以防复发或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