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急性鼻窦炎通常可以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措施。
1、一般治疗
急性鼻窦炎初期,需注重生活护理与环境调整。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40%-60%,避免接触粉尘、烟雾等刺激物;鼓励宝宝少量多次饮水,促进分泌物稀释排出;同时保证充足睡眠与营养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缩短病程。
2、药物治疗
根据感染类型选择针对性用药。细菌性鼻窦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若合并过敏因素,可短期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减轻黏膜水肿;黏液促排剂(如氨溴索)可促进分泌物排出,需注意儿童用药剂量需按体重调整。
3、物理治疗
鼻腔冲洗是常用辅助手段,生理盐水或高渗海水可清除鼻腔分泌物,减轻炎症反应,建议每日2-3次,操作时需控制压力避免呛咳;局部热敷(温度40℃左右)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头痛及面部压迫感,但需避免烫伤。
4、中医治疗
中医以辨证论治为核心,针对风热犯肺证(流黄涕、发热)可用银翘散加减,针对肺脾气虚证(反复发作、面色萎黄)可选用参苓白术散;推拿可按揉迎香、合谷等穴位,每次3-5分钟,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误伤。
5、手术治疗
仅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存在解剖结构异常(如鼻息肉、腺样体肥大阻塞后鼻孔)的患儿。手术方式以鼻内镜微创为主,可清除病变组织、恢复鼻窦通气引流,但需严格评估手术指征,术后需定期复查及鼻腔冲洗。
若宝宝出现持续高热(>39℃)、剧烈头痛伴呕吐、视力模糊或眼眶周围肿胀,需警惕并发症(如眶内感染、颅内感染),应立即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