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疾病,主要由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高危因素包括长期卧床、手术、创伤等。其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检查方法有血液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肺动脉造影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手术治疗等,预防方法包括使用抗凝药物、穿弹力袜、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等。
1.病因:
栓子来源: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急性肺栓塞最主要的原因,其他栓子还包括脂肪栓、羊水栓、空气栓等。
高危因素:长期卧床、手术、创伤、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心力衰竭等。
2.症状:
咳嗽:多为干咳。
咯血:量一般不多。
3.检查:
血液检查:D-二聚体升高。
心电图:多有非特异性改变。
胸部X线:可正常,也可出现肺部阴影。
肺动脉造影:是诊断急性肺栓塞的“金标准”。
4.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吸氧、止痛等。
溶栓治疗:适用于有溶栓指征的患者。
抗凝治疗:是急性肺栓塞的基本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可行肺动脉血栓切除术或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5.预防:
对于高危人群,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抗凝药物、穿弹力袜等。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肺栓塞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容易漏诊或误诊。因此,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