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主要症状为呕吐、胃蠕动波、右上腹肿块、营养不良等,通常需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正确喂养和观察孩子情况。
1.呕吐:这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最常见的症状。通常在出生后2~4周开始,逐渐加重,少数在出生后1周左右即出现呕吐。呕吐物为奶汁,不含胆汁,有时可带有咖啡色液体。
2.胃蠕动波:在患儿的上腹部,可以看到胃蠕动波,从左向右推进。
3.右上腹肿块:由于幽门狭窄,胃内容物潴留,胃逐渐扩大,形成一个肿块。这个肿块通常在右上腹,可以摸到,质地较硬,有弹性,表面光滑,无压痛。
4.营养不良:由于呕吐频繁,患儿不能摄入足够的营养,会出现营养不良、体重不增、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5.其他:患儿还可能出现哭闹、不安、食欲减退等症状。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上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通常会通过腹部B超等检查来确诊。如果确诊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一般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术后患儿的症状会很快缓解。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喂养:每次喂奶后,要将孩子竖着抱起,轻轻拍打背部,帮助排出胃内气体,减少呕吐的发生。
2.体位:喂奶后,不要让孩子立即平卧,最好保持右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
3.观察: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包括呕吐的次数、呕吐物的性质、体重增长情况等。如果孩子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4.就医: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可能是合并了其他疾病,应及时就医。
总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