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是什么意思
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综合征,好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感染和非感染因素均可致病,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其他症状,治疗包括调整饮食、预防纠正脱水、合理用药、针对病因治疗等,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饮食卫生等以预防。
引起小儿腹泻病的主要原因有:
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是引起小儿秋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
细菌感染: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弯曲菌、耶尔森菌、沙门菌等均可引起感染性腹泻。
寄生虫感染: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滋养体等寄生虫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非感染因素:
饮食因素:喂养不当、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等均可导致腹泻。
气候因素:腹部受凉或天气过热等都可能导致肠蠕动增加,诱发腹泻。
小儿腹泻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水和电解质紊乱,甚至酸中毒。
对于小儿腹泻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调整饮食:母乳喂养的患儿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患儿可喂以等量米汤或水稀释的牛奶,腹泻停止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预防和纠正脱水:口服补液盐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腹泻脱水的有效方法。轻度脱水患儿可口服补液,中、重度脱水患儿需静脉补液。
合理用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可选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病因治疗:针对感染性腹泻,需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以预防小儿腹泻病的发生:
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合理添加辅食,避免过度喂养。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疾病的复杂性,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用药,并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果患儿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等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