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血淀粉酶或尿淀粉酶升高、B超或CT检查提示胰腺有炎症改变,结合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即可确诊。在诊断过程中,需与消化性溃疡穿孔、胆石症、急性肠梗阻等疾病进行鉴别。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和手术治疗。患者应注意饮食,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
一、诊断方法
1.临床症状
腹痛:多为突发性上腹或左上腹持续性剧痛或刀割样疼痛,常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
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并不缓解。
发热:多数患者有中度以上发热。
2.实验室检查
血淀粉酶: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数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一般持续3~5天。
尿淀粉酶: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14小时开始升高,下降缓慢,持续1~2周。
白细胞计数: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
血糖:部分患者血糖升高。
血钙:血钙降低提示病情严重。
3.影像学检查
B超:可发现胰腺肿大、光点增多、回声不均等。
CT:对诊断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价值,可显示胰腺肿大、坏死等。
二、诊断标准
1.具有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
2.血淀粉酶或尿淀粉酶升高。
3.B超或CT检查提示胰腺有炎症改变。
三、鉴别诊断
1.消化性溃疡穿孔
有慢性溃疡病史,穿孔后腹痛剧烈,腹肌紧张。
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膈下游离气体。
2.胆石症
常有胆绞痛史,疼痛发作多在右上腹,可向右肩背部放射。
B超或CT检查可发现胆囊结石。
3.急性肠梗阻
腹痛为阵发性,伴有肠鸣音亢进。
X线检查可发现肠腔充气扩张。
四、治疗
1.一般治疗
禁食、胃肠减压。
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营养支持。
2.药物治疗
抑制胰腺分泌:生长抑素、奥曲肽等。
抗感染:头孢菌素、甲硝唑等。
对症治疗:解痉止痛、抑酸等。
3.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
适用于胆源性胰腺炎。
可解除胆道梗阻,减少胆汁反流,减轻胰腺炎症。
4.手术治疗
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
胰腺部分切除术。
胰管引流术。
五、注意事项
1.急性胰腺炎患者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2.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3.注意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
4.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总之,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饮食,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促进病情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