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是怎么引起来的
尘肺病致病原因包括职业暴露因素和个体因素,特殊人群也需注意相关事项。职业暴露因素方面,接触粉尘的种类如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危害大,浓度高、时间长及粒径小的粉尘易致病;个体因素中,遗传易感性、既往肺部疾病史及吸烟会增加患病风险。特殊人群里,老年人若有粉尘接触史应定期查肺,儿童青少年避免生活在粉尘污染环境,孕期和哺乳期女性接触粉尘会危及自身及胎儿、婴儿,过敏体质人群接触粉尘易过敏需加强防护。
一、尘肺病的致病原因
1.职业暴露因素
接触粉尘的种类:不同种类的粉尘对肺部的损害能力不同。例如,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是导致尘肺病最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粉尘类型。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可引发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病变,病情进展通常较快。而像煤尘、石棉尘等,煤尘可引起煤工尘肺,石棉尘除导致石棉肺外,还与肺癌、间皮瘤等恶性疾病相关。
接触粉尘的浓度与时间:粉尘浓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患尘肺病的风险越大。研究表明,在高浓度粉尘环境中工作数年,就可能出现尘肺病的早期症状,若长期处于这种环境,病情会不断进展。例如,在一些矿山开采、隧道挖掘等行业,工人如果防护不当,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尘肺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粉尘颗粒大小:粒径较小的粉尘更易进入呼吸道深部并沉积在肺部。一般来说,粒径小于5μm的粉尘,即呼吸性粉尘,能够深入肺泡并长期滞留,引发肺部炎症和纤维化反应。
2.个体因素
遗传易感性:部分个体由于基因差异,可能对粉尘的易感性更高。一些研究发现,特定基因的多态性与尘肺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携带某些基因变异的人群,在同样的粉尘暴露条件下,更易患尘肺病。
既往肺部疾病史: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肺部疾病的人群,肺部功能已有一定损伤,再接触粉尘时,更难抵御粉尘对肺部的损害,患尘肺病的风险增加,且病情可能进展更快、更严重。
吸烟:吸烟会损害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降低肺部清除粉尘的能力。吸烟人群在接触粉尘时,尘肺病的发病风险比不吸烟人群更高,且吸烟还可能加重尘肺病患者的症状,加速病情进展。
二、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人群: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肺部功能本身就有所减退。如果曾经有过粉尘接触史,更应定期进行肺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尘肺病。因为老年尘肺病患者病情进展可能更快,且容易合并其他心肺疾病,治疗难度较大。所以一旦发现,应积极配合治疗,严格遵循医嘱。
2.儿童及青少年:虽然儿童及青少年一般较少直接从事接触粉尘的职业,但如果生活环境周边存在粉尘污染,如居住在矿山附近、工业粉尘排放区域等,也可能通过吸入粉尘而影响肺部健康。家长要注意孩子的生活环境,尽量避免孩子暴露在高粉尘环境中。若发现孩子有咳嗽、气短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3.女性:女性在生理上与男性存在差异,孕期和哺乳期女性如果接触粉尘,不仅自身健康受影响,还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潜在危害。孕期女性接触粉尘,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哺乳期女性接触粉尘后,有害物质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所以女性在从事可能接触粉尘的工作时,尤其是孕期和哺乳期,应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必要时调整工作岗位。
4.有过敏体质人群:过敏体质人群呼吸道较为敏感,接触粉尘后更容易引发呼吸道过敏反应,进而加重肺部损伤,增加患尘肺病风险。此类人群在粉尘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时,除常规防护外,还应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及时处理,并尽快脱离粉尘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