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的症状与治疗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可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儿童多发,常伴有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等,治疗期间需注意预防复发。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可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可伴有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一、症状
1.耳痛:是急性中耳炎的常见症状,可为持续性或搏动性,通常在鼓膜穿孔后疼痛会明显减轻。
2.听力下降:由于中耳腔内存在积液,会导致传音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听力下降。
3.耳鸣:当中耳腔内负压增加时,可能会导致耳鸣的出现。
4.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畏寒、乏力等。
二、治疗
1.一般治疗:
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耳内进水。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酯等,可有效控制感染。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等,可减轻炎症反应。
黏液促排剂:如氨溴索等,可促进中耳分泌物排出。
止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可缓解耳痛。
3.鼓膜穿刺抽液:对于中耳腔内积液较多的患者,可进行鼓膜穿刺抽液,以缓解症状。
4.鼓膜切开术:如果鼓膜穿刺抽液后症状仍未缓解,可进行鼓膜切开术,以排出中耳腔内的积液。
5.其他治疗:
中医治疗:如鼓膜按摩、中药滴耳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物理治疗:如红外线、超短波等,可促进炎症吸收。
三、注意事项
1.儿童急性中耳炎的治疗应特别注意,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以免引起耳毒性。
2.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发热、耳痛加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3.鼓膜穿孔后,应避免耳部进水,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
4.急性中耳炎治疗后,应注意预防复发,如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避免用力擤鼻等。
总之,急性中耳炎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注意预防复发。如果出现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