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及病因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炎类型,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和少数绝经后女性,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跗跖关节、踝关节等部位,主要症状有急性关节炎、间歇发作期、慢性关节炎期和肾脏病变等,其主要病因包括尿酸排泄减少、尿酸生成过多以及其他因素,此外,遗传、环境、药物等也可能与痛风的发生有关。
一、症状
1.急性关节炎期: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在12小时左右达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部分患者可在一年内复发,复发多累及其他关节。
2.间歇发作期: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可自行缓解,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或遗留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脱屑及刺痒等,以后进入无症状的间歇期,历时数月、数年或十余年后复发,多数患者1年内复发,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
3.慢性关节炎期: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是痛风的特征性表现。未经治疗的痛风患者,其发作次数逐渐增多,症状持续时间延长,受累关节增多,形成慢性痛风石,痛风石逐渐增大,可破溃排出白色尿酸盐结晶。
4.肾脏病变:长期高尿酸血症对肾脏的损害表现为痛风性肾病、急性尿酸性肾病和尿石症。
二、病因
1.尿酸排泄减少:尿酸排泄减少是痛风的重要原因之一,约占痛风病因的90%。尿酸排泄减少的原因包括肾小球滤过减少、肾小管重吸收增加和肾小管分泌减少等。
2.尿酸生成过多:尿酸生成过多也是痛风的原因之一,约占痛风病因的10%。尿酸生成过多的原因包括嘌呤代谢酶缺陷、饮食因素和其他疾病等。
3.其他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等也可能与痛风的发生有关。
三、诊断
1.血尿酸测定:血尿酸水平升高是痛风诊断的重要依据。
2.关节滑液检查:关节滑液检查可以发现尿酸盐结晶,对痛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其他检查:如X线检查、CT检查、超声检查等,可以帮助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变程度和范围。
四、治疗
1.一般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多饮水、戒烟酒等。
2.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等。
3.手术治疗:对于痛风石较大、影响关节功能或压迫神经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五、预防
1.饮食控制:避免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肉汤等。
2.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应在2000毫升以上,以增加尿酸排泄。
3.戒烟酒:吸烟和饮酒会影响尿酸代谢,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
4.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
5.定期体检:有痛风家族史、高尿酸血症、肥胖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炎类型,其症状和病因较为复杂。对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同时,通过饮食控制、多饮水、戒烟酒等措施,可以预防痛风的发生和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