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是妇科常见疾病,表现为周期、量、色、质等方面异常,可能由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或器质病变等引起,需进行病史采集、全面体格检查、妇科检查、辅助检查等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预防方面需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心情舒畅、合理饮食、加强锻炼。
一、定义
月经失调也称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疾病,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可伴月经前、经期时的腹痛及全身症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
二、症状
1.月经周期异常
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一行。
月经后期: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
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周期或前或后,均超过7天以上。
2.经期异常
经期延长: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淋沥半月方净。
经间期出血:两次月经中间,阴道少量出血,或点滴即净。
经量异常:月经量明显增多或减少。
3.经色、经质异常
经色紫黯有块:月经颜色发紫,夹杂血块。
经质稀薄:月经质地稀薄,如水样。
4.伴随症状
腹痛: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小腹疼痛。
乳房胀痛:乳房有肿块,伴有疼痛。
三、原因
1.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
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
约占月经失调的90%。
2.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
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营养不良;颅内疾患;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糖尿病、席汉氏病等;肝脏疾患;血液疾患等。使用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内分泌制剂或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可能会发生月经不调。某些职业如长跑运动员容易出现闭经。此外,某些妊娠期异常出血也往往被误认为是月经不调。
四、检查
1.详细询问病史
包括月经史、婚育史、避孕措施、既往病史等。
2.全面体格检查
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第二性征发育等。
3.妇科检查
了解生殖器官有无畸形、炎症、肿瘤等。
4.辅助检查
B型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卵巢的情况。
性激素六项检查:了解体内激素水平。
其他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血糖测定等。
五、治疗
1.一般治疗
保持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加强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焦虑。
2.药物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调整月经周期。
止血治疗。
3.手术治疗
适用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失调。
如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内膜去除术等。
六、预防
1.注意经期卫生,避免感染。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焦虑。
3.合理饮食,避免过度节食。
4.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七、注意事项
1.月经失调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因此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2.治疗月经失调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用药。
3.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5.注意饮食调节,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总之,月经失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出现月经失调,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应注意生活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以预防月经失调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