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扭转又称精索扭转,是睾丸和精索沿纵轴扭转致血液供应受阻引发睾丸缺血坏死的外科急症。病因包括解剖因素(如睾丸系膜过长等)、剧烈运动、睡眠中提睾肌痉挛等。症状主要有一侧睾丸剧痛、肿胀及恶心呕吐。诊断靠体格检查(如睾丸位置上移、压痛等)和超声检查(观察血流信号)。治疗有手法复位、手术(发病6小时内最佳,复位固定双侧睾丸)及术后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时治疗睾丸挽救成功率高,延误超12小时易致睾丸坏死。青少年是高发人群,运动避免阴囊受伤,家长要关注孩子阴囊状况,有相关病史者定期检查并减少诱发因素。
一、睾丸扭转的定义
睾丸扭转又称精索扭转,是指睾丸和精索沿其纵轴方向发生扭转,导致睾丸的血液供应受阻,进而引起睾丸缺血、坏死的一种外科急症。这就好比给睾丸供血的“道路”被扭住了,血液无法顺畅通行。
二、睾丸扭转的病因
1.解剖因素:睾丸系膜过长、睾丸引带发育不良、睾丸鞘膜附着异常等先天性解剖结构异常,使得睾丸在阴囊内的活动度增大,容易发生扭转。比如,若睾丸系膜过长,就如同给睾丸系了一根过长的“绳子”,使其在阴囊内更易摆动而扭转。
2.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时,提睾肌的强烈收缩可能导致睾丸位置突然改变,增加扭转风险。青少年活泼好动,在进行篮球、足球等剧烈运动后,睾丸扭转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3.睡眠中:睡眠中迷走神经兴奋,提睾肌痉挛,也可能促使睾丸扭转发生。这可能与睡眠中人体的神经调节和肌肉状态变化有关。
三、睾丸扭转的症状
1.疼痛:这是最主要的症状,常突然发生,多为一侧睾丸剧痛,疼痛程度剧烈,可放射至腹股沟及下腹部。疼痛会持续加重,难以自行缓解。
2.肿胀:患侧睾丸迅速肿胀,阴囊皮肤发红、发热。这是由于睾丸血液供应受阻,组织液渗出等因素导致。
3.恶心呕吐:因疼痛刺激腹膜,可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这些消化道症状可能在疼痛出现后不久伴随发生。
四、睾丸扭转的诊断
1.体格检查:医生会触诊阴囊,可发现睾丸位置上移、呈横位,压痛明显,提睾反射消失。比如正常情况下提睾反射存在,而发生扭转时该反射消失,提示睾丸可能出现问题。
2.超声检查:这是诊断睾丸扭转的重要辅助检查。超声可观察睾丸血流情况,扭转时睾丸内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通过血流信号的变化,能直观判断睾丸血液供应是否受阻。
五、睾丸扭转的治疗
1.手法复位:在发病早期,可尝试手法复位,通过特定手法将扭转的睾丸恢复到正常位置,以恢复血液供应。但手法复位有一定难度,且成功率并非100%。
2.手术治疗:确诊后应尽快手术,一般建议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以最大程度挽救睾丸功能。手术方式为睾丸复位固定术,即将扭转的睾丸复位后,将其固定在阴囊壁上,防止再次扭转。同时,对侧睾丸也需固定,因为存在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扭转的可能。
3.药物治疗:术后可能会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具体药物需根据患者情况由医生选择。
六、睾丸扭转的预后
1.及时治疗:若能在6小时内恢复睾丸血供,睾丸挽救成功率较高,对睾丸功能影响较小,一般不影响生育及性功能。
2.延误治疗:若扭转时间超过12小时,睾丸坏死风险明显增加,即便手术复位,睾丸也可能因缺血时间过长而失去功能,最终可能需切除睾丸,对生育及性功能产生不同程度影响。
七、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青少年:青少年是睾丸扭转的高发人群,日常运动时要注意避免阴囊部位受到剧烈撞击和过度扭曲。若运动后或睡眠中突然出现阴囊剧痛,要高度警惕睾丸扭转,应立即就医,切不可因害羞或忽视而延误病情。
2.家长: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尤其是青春期男孩,若孩子诉说阴囊不适或疼痛,要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同时,要教导孩子注意阴囊部位的保护,避免危险行为。
3.有相关病史者:既往有睾丸扭转病史或存在先天性睾丸解剖结构异常者,应定期进行阴囊超声检查,监测睾丸情况。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减少剧烈运动等可能诱发扭转的因素,如有不适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