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与急性腰扭伤、治疗不及时、过度腰部运动及负荷、气候环境等有关,好发于长期从事腰部持力及运动、久坐久站、腰部受过伤、体型肥胖的人群,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姿势、加强腰部肌肉锻炼、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腰部受伤。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实为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主要症状是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日间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日积月累,可使肌纤维变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瘢痕、纤维索条或粘连,遗留长期慢性腰背痛。
腰肌劳损的常见原因包括:
急性腰扭伤后及长期反复的腰肌劳损。
治疗不及时、处理方法不当。
长期反复的过度腰部运动及过度负荷,如长时期坐位、久站或从弯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抬物,均可使腰肌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久而久之可导致慢性腰肌劳损。
慢性腰肌劳损与气候、环境条件也有一定关系,气温过低或湿度太大都可促发或加重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好发于以下人群:
长期从事腰部持力及运动的人群,如运动员、搬运工等。
久坐、久站的人群,如办公室人员、司机等。
腰部受过伤的人群。
体型肥胖的人群。
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包括:
休息: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缓解期可佩戴腰围下床活动,避免久坐、久站或长时间弯腰。
物理治疗:可采用热敷、按摩、针灸、推拿等方法缓解症状。
药物治疗: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肌松药等缓解疼痛,也可外用膏药、气雾剂等。
手术治疗:如果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
腰肌劳损的预防措施包括:
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久坐、久站或长时间弯腰。
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如仰卧起坐、俯卧撑、腰部旋转等。
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腰部受寒。
避免腰部受伤,如搬重物时要先蹲下,再抬起。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腰痛多为先天性脊柱裂、腰椎峡部不连等先天性疾病所致,少数为姿势性腰痛。如果儿童出现腰痛,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