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其常见病因包括肝硬化、门体分流手术和严重的急、慢性肝病等,诱因以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肝性脑病可分为0-4期,分期主要依据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程度。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肝功能检查、血氨测定、脑电图检查、心理智能测验和影像学检查等。治疗包括消除诱因、减少肠内毒物生成和吸收、促进体内氨的代谢、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等。预防主要包括积极治疗基础肝病、避免使用可能诱发肝性脑病的药物、保持大便通畅、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等。
1.病因: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是肝性脑病最常见的病因。
门体分流手术也是肝性脑病的常见原因。
严重的急、慢性肝病也可能导致肝性脑病。
2.诱因: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性脑病最常见的诱因。
高蛋白饮食、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使用安眠镇静药、麻醉药等也可能诱发肝性脑病。
3.分期:
肝性脑病的分期主要依据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程度,通常分为0-4期。
0期:又称潜伏期,患者无行为和性格异常,但对神经毒质的敏感性增加。
1期:前驱期,患者出现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如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冠不整或随地便溺等。
2期:昏迷前期,患者出现嗜睡、行为异常,如言语不清、书写障碍、定向力障碍等,同时还可能出现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等神经体征。
3期:昏睡期,患者处于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醒时尚可应答,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
4期:昏迷期,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不能唤醒,对各种刺激无反应。
4.诊断:
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肝功能检查、血氨测定。
脑电图检查。
心理智能测验。
影像学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5.治疗:
消除诱因:积极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等原发病,避免使用可能诱发肝性脑病的药物。
减少肠内毒物生成和吸收:给予乳果糖或拉克替醇等药物酸化肠道,减少氨的生成和吸收;口服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减少氨的产生。
促进体内氨的代谢:门冬氨酸鸟氨酸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血氨药物。
纠正氨基酸代谢紊乱:补充支链氨基酸,纠正氨基酸代谢失衡。
其他治疗:如脑水肿的治疗、保护脑细胞功能等。
6.预防:
积极治疗肝硬化等基础肝病。
避免使用可能诱发肝性脑病的药物。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
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蛋白质。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肝性脑病的诱因。
需要注意的是,肝性脑病的治疗和预防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