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炎的症状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黄疸、肝区疼痛、全身症状、其他症状;治疗方法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一.症状表现
1.消化系统症状
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饱胀、厌油等较为常见。肝脏在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药物性肝炎会影响肝脏对营养物质的处理,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出现这些症状。
2.黄疸
表现为皮肤、巩膜发黄,尿黄。肝脏受损后,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下降,胆红素在血液中堆积,从而引发黄疸。
3.肝区症状
可能出现肝区疼痛或不适,肝脏炎症刺激周围神经可引起这一症状,部分患者触摸肝脏区域时可能会感觉到肝脏肿大。
4.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某些药物过敏可能导致皮疹,感染或药物过敏反应可能引起发热。
5.其他症状
少数情况下,还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腹胀、腹泻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肝衰竭、肝昏迷,病程长可能发生肝硬化,出现腹水、门脉高压等。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一旦发现药物性肝炎,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避免肝脏进一步受损。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通过休息、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等促进肝脏恢复。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饮酒和高脂肪食物,减少肝脏负担。
2.药物治疗
保肝药物,如水飞蓟素胶囊、甘草酸二铵胶囊、多烯磷酸酯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可保护肝细胞,减轻肝脏炎症。对于胆汁淤积的患者,可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等降黄药物,促进胆汁排泄。糖皮质激素,如醋酸地塞米松、醋酸氢化可的松片等,可用于缓解药物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以上药物均需遵医嘱使用。
3.手术治疗
当出现严重肝衰竭时,可配合医生进行肝移植治疗,以控制患者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