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钾血症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低钾血症一般是由钾摄入不足、钾排出过多、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血浆稀释、钾分布异常等原因引起,可以采取口服补钾、静脉补钾、调整饮食、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该疾病通常会引发肌肉系统异常、导致心律失常、影响消化系统功能、损害泌尿系统、影响内分泌系统等危害。
一.原因
1.钾摄入不足
如果患者长期禁食、偏食、厌食等,会使钾的摄入量减少,而体内钾储备逐渐消耗,血钾水平随之降低,进而引发低钾血症。
2.钾排出过多
若患者出现严重呕吐、腹泻等情况,胃肠道消化液中的钾随排出物离开人体,肾脏又持续排钾,导致血钾浓度下降,会引起低钾血症。
3.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
如果患者发生碱中毒,细胞外液氢离子浓度降低,细胞内氢离子向细胞外转移,为维持电荷平衡,细胞外的钾离子会向细胞内转移,导致血钾降低,诱发低钾血症。
4.血浆稀释
如果大量输入不含钾的液体,会使血液被稀释,血钾浓度相对降低,从而导致低钾血症。
5.钾分布异常
患者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汗液中含有一定量的钾,同时高温会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液重新分布,会导致钾在细胞内外的分布发生变化,出现低钾血症。
二.治疗方法
1.口服补钾
患者可以听从医生的建议服用氯化钾缓释片、氯化钾颗粒、氯化钾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能缓慢释放钾离子,减少对胃肠道刺激,通过持续补充钾离子,能使血钾水平逐渐恢复正常。
2.静脉补钾
若患者病情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操作下将氯化钾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但需严格控制滴速和浓度,密切监测心电图、血钾水平等,防止出现高钾血症。
3.调整饮食
患者每天可增加富含钾食物摄入,如香蕉、橙子、土豆、菠菜等,保证每天摄入足够钾。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节食或偏食,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功能。
4.手术治疗
若低钾血症由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导致的,可通过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肾上腺部分切除术、肾上腺全切除术等方法治疗,减少钾的丢失,进而纠正低钾血症。
三.危害
1.引发肌肉系统异常
低钾血症会导致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降低,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进而引发肌肉无力,从下肢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严重时可出现软瘫,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2.导致心律失常
低钾血症会使心肌细胞的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发生改变,容易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
3.影响消化系统功能
低钾血症会影响胃肠道平滑肌的兴奋性,使其蠕动减慢,会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
4.损害泌尿系统
低钾血症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导致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患者出现多尿、夜尿增多等症状。同时,尿液浓缩功能受损还会使尿液中的溶质浓度降低,容易形成泌尿系统结石。
5.影响内分泌系统
低钾血症可能会干扰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导致血糖调节异常。同时,还可能影响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影响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需要注意的是,过度劳累会使身体代谢加快,钾的消耗增加。患者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8小时。一旦出现低钾血症相关症状,如四肢无力、软瘫、心律失常等,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