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前者一般无需治疗,后者可由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胆汁排泄障碍等原因引起,治疗方法包括光照疗法、换血疗法、药物治疗和支持治疗等。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
胆红素生成过多:因过多的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由于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低下,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
胆汁排泄障碍: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受阻,可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但如同时伴肝细胞功能受损,也可有未结合胆红素的升高。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胆红素下降到7mg/dl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换血疗法:如果胆红素水平过高,或出现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需要进行换血疗法。换血可以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水平,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药物治疗:苯巴比妥等药物可以诱导肝细胞内Y、Z蛋白的形成,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
支持治疗:注意保暖,供给足够的热量和液体,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黄疸的严重程度、病因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家长也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情况,如发现黄疸加重、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