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疝怎么治疗

来源:民福康

新生儿脐疝的治疗方式有观察等待、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观察等待适用于多数脐疝直径小于2厘米且无异常的新生儿,因多数可1岁内自愈,期间要保持脐部清洁并观察变化。保守治疗一是避免腹压增加因素,二是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脐疝带并注意皮肤护理。手术治疗适用于脐疝直径大于2厘米且2岁后未自愈、出现嵌顿或反复脱出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常见手术为脐疝修补术,术后注意伤口护理。早产儿脐疝观察和保守治疗时需更密切关注和谨慎,有基础疾病的新生儿治疗时医生要综合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

一、观察等待

新生儿脐疝多数可在1岁内自愈,因为新生儿腹肌会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强壮,脐部缺损也会随之闭合。所以对于大多数脐疝直径小于2厘米,且没有嵌顿、疼痛等异常表现的新生儿,主要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家长需注意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感染。定期观察脐疝大小、形态及有无变化,如发现脐部肿物不能回纳、局部皮肤红肿、宝宝哭闹不安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这是因为新生儿身体机能尚不完善,手术对其创伤相对较大,且多数脐疝可自行恢复,所以优先选择保守观察。

二、保守治疗

1.避免腹压增加因素:尽量减少宝宝哭闹、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因为腹压升高会使腹腔内容物更容易通过脐部薄弱处突出,加重脐疝。比如宝宝哭闹时,及时安抚;若宝宝有咳嗽症状,积极治疗呼吸道疾病;预防便秘,保证宝宝充足的水分摄入,母乳喂养的妈妈注意自身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人工喂养的宝宝可适当调整奶粉冲调比例,防止大便干结。

2.脐疝带使用: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脐疝带。脐疝带通过对脐部施加一定压力,促使疝内容物回纳,阻止其突出,辅助脐部闭合。使用时要确保佩戴正确,松紧适度,既起到压迫作用,又不影响宝宝正常活动和血液循环。需注意定期检查脐部皮肤,防止因长时间压迫导致皮肤损伤、发红、破溃等。一般每天佩戴时间不宜过长,根据宝宝具体情况遵医嘱调整。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若脐疝直径大于2厘米,且在宝宝2岁后仍未自愈;或出现脐疝嵌顿,即疝内容物突出后不能回纳,导致局部疼痛、缺血,甚至坏死等严重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此外,若脐疝反复脱出,影响宝宝生活质量,也可在医生综合评估后选择手术。

2.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为脐疝修补术,通过缝合脐部缺损,加强脐部薄弱区域,达到治疗目的。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以保证宝宝术中安静,便于操作。手术创伤相对较小,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损伤周围组织等。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保持清洁干燥,按医嘱定期换药,防止感染。一般术后恢复良好,宝宝可正常生活,脐疝复发几率较低。

四、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早产儿:由于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发育更不完善,脐部组织也相对更薄弱,脐疝发生率可能更高。对于早产儿脐疝,观察等待期间要更加密切关注,因其自愈能力相对足月儿可能稍弱。在使用脐疝带等保守治疗方法时,要更加谨慎,注意皮肤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因其免疫力相对较低,一旦感染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2.有基础疾病的新生儿: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新生儿,因疾病本身可能导致宝宝腹压升高,使脐疝症状加重。同时,这类宝宝身体耐受性较差,手术风险相对更高。所以在治疗脐疝时,医生需综合评估宝宝基础疾病情况、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详细告知宝宝病史及日常身体情况,以便医生准确判断。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麻醉
麻醉一词源于希腊文narkosis,顾名思义,麻为麻木麻痹,醉为酒醉昏迷。因此,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手术完事多长时间能下地走
钟志强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脐疝手术完事多长时间能下地走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采取微创的脐疝手术治疗的患者,对于身体造成的创伤相对会小一些,术后一般在麻药药效消退后即可适当下地行走,这样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而对于采取开放性手术的患者,由于手术对身体造成的创伤相对大一些,术后可能需要一周左右
孩子哭得肚脐凸出来了怎么办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孩子哭得肚脐凸出来一般和脐疝有关,可以通过适当安抚、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1、适当安抚 应当注意及时安抚宝宝,避免哭闹导致腹压进一步增高,造成脐疝加重。 2、保守治疗 多数脐疝会在1周岁前自行愈合,所以如果脐疝直径较小,可以考虑使用疝气带、疝气贴等,避免腹压增高,促进脐疝恢复。 3、手
婴儿气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钟志强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婴儿疝气可分为腹股沟疝、脐疝、先天性膈疝,不同疝气的症状也不一样,具体分析如下: 1.腹股沟疝 当婴儿哭闹、咳嗽时腹股沟与阴囊部位可出现肿块,平卧后可自行消失,部分患儿需进行手法复位,协助肿物纳入腹腔。若肿物无法还纳,则说明出现了嵌顿,随着病情发展,嵌顿部位可出现红、肿、热、痛,应及时到院治疗。 2
新生儿最佳治疗时期是什么时候
钟志强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不存在新生儿脐疝最佳治疗时期是什么时候。一般2岁后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脐疝是指疝囊通过脐环凸出所引起的疾病。新生儿脐疝主要是胚胎早期脱出的肠曲未能完全回复至腹腔内所致,一般在出生后即可被发现。由于该病在2岁内可能会自愈,所以暂时以观察为主。如果2岁后无法自愈,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家长日常需保持新生儿
新生儿可以用手长期按压吗
钟志强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新生儿脐疝一般不可以用手长时间按压。 新生儿脐疝多数情况下是由脐部先天性发育缺陷所致,由于脐部周围皮肤比较薄弱,易出现肿物突出的现象。若此时用手长时间按压,可能会导致周围皮肤受到刺激,加重局部损伤、破损,易引起剧烈疼痛,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新生儿在患病期间,家长需要保持脐部卫生清洁,及时更换尿布。若
女孩气会影响生育吗
钟志强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疝气是指疝,女孩患病是不是会影响生育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 疝分为脑疝、腹股沟疝、脐疝等,其中脑疝和脐疝通常不会对女孩的生殖系统造成负面影响,患病后依然存在生育功能。而女孩的腹股沟疝内容物可能为卵巢、输卵管等生殖器官,若没有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影响生育功能。 建议女孩确诊疝后注意休息,且遵
新生儿气怎么治疗
钟志强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新生儿脐疝气的治疗主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详情如下: 1.观察等待 对于较小的、无症状的脐疝气,尤其是在一岁以内的新生儿,通常可以先密切观察,因为部分脐疝气可能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而自行闭合。在此期间,要注意避免孩子长时间剧烈哭闹、咳嗽等增加腹压的情况。 2.疝带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脐
新生儿肚脐眼突出来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肚脐眼突出来,通常称为脐疝,可能与腹壁发育不完善、脐环未闭合、经常哭闹等因素有关。 1.腹壁发育不完善 新生儿脐部周围的腹壁肌肉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相对较为薄弱,当腹内压增加时,如哭闹、咳嗽、排便用力等,腹腔内容物就容易通过薄弱区域向外突出,形成脐疝。 2.脐环未闭合 新生儿出生后脐环会逐渐闭
怎么治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脐疝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如果是婴幼儿脐疝多数情况下无需治疗,注意观察即可,在2岁左右基本上都可自愈。平时注意避免大声哭泣、用力咳嗽即可。 2、保守治疗 如果婴幼儿脐疝出现疝块脱出现象,可以请医生通过手术复位,一般会使用无菌纱布包裹一块略大于脐环的硬币或者硬片抵住
新生儿可以用手长期按压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脐疝一般不可以用手长期按压。 新生儿脐疝主要是由脐部先天性发育缺陷所致,由于脐部周围皮肤比较薄弱,易出现肿物突出的现象。若此时用手长期按压,可能会导致周围皮肤受到刺激,加重局部损伤、破损,易引起剧烈疼痛,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新生儿在患病期间,家长需要保持脐部卫生清洁,及时更换尿布。若脐疝较大,
腹股沟为什么多见于儿童和老年人?
刘嘉林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医院 三甲
腹股沟疝由于发病原因决定了主要发生在儿童和老年人:第一、儿童生下来腹股沟区内环口鞘状突没有闭合,这是先天缺陷,很多人都会有,这个能达到10%,这些小孩都不能够闭合,所以在成长到一两岁以后就会出现腹股沟疝,因此小孩是最常见。第二、常见人就是老年人,过了青年和中年以后,腹壁肌肉、肌腱强度也在下降,整个组织也在退化,所以肠子就可以通过腹股沟薄弱
什么是
陈杰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脐疝是一种常见的脐部疾病,是指疝囊通过脐环突出所致的一类疾病,多见于婴幼儿,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几率也会逐渐下降。当患儿处于长时间便秘、咳嗽和哭闹等增加腹内压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脐疝的发生。脐疝的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选择经手术治疗。
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王海涛 副主任医师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脐疝主要分为小儿脐疝和成人脐疝,小儿脐疝一般在2岁之前采取保守治疗,2岁以后脐环可以自行闭锁。如果在2岁之后脐环大于1.5厘米,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小儿脐疝的保守治疗,主要是用超过脐环大小的硬币或是纸片拿纱布包裹以后抵住脐环,用绷带固定,在6个月之前效果是非常好的。成人脐疝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因为成人脐疝脐环非常小,容易嵌顿,造成肠坏死,后果
食管裂孔什么意思
朱季军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食管裂孔疝主要是由于腹腔内脏器,重点是胃经膈肌食管裂孔处进入胸腔而引起一些相应症状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膈肌裂孔周围韧带结构降低或者胃内压力增加,从而导致膈肌周围食管压力增加所,如果出现相关症状,需要到医院检查后对症治疗。
新生儿怎么护理
朱玲玲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一般来讲,新生儿脐疝会自己好,所以家长不要太着急,通常不需要特别的护理,有部分家长可能会用一些脐疝袋子把脐疝压着,其实此种情况下会压迫孩子的肚子,特别是小宝宝,可能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影响到呼吸,所以,新生儿脐疝,只要不是严重到需要手术,正常护理即可,不需要过多的关注,大概在半年之后,甚至不用到半年,三四个月就会自己好了。
新生儿的症状和治疗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脐疝症状为在脐部可见半球形肿块,哭闹或咳嗽时更为明显。安静睡眠时,肿物缩小或消失。用手指去触摸脐孔部位,手指会有冲击感。大约80%脐疝两岁以内可以自己愈合,随着年龄的增长,腹肌逐渐发达,脐疝逐渐缩小而愈合,不需要任何的治疗。但是年龄在两岁以上或者脐环直径超过两厘米患儿,应考虑手术切除疝道,修补腹壁缺损,以达到治愈目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