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心房失去正常规律的收缩,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导致心房功能异常,可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心脏功能和患者健康。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电活动起源于窦房结,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节律传导,使心房和心室协调收缩,维持血液循环。而房颤时,心房内的电活动紊乱,多个异位起搏点快速发放冲动,导致心房肌不协调地快速颤动,频率可达350-600次/分钟。
房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病因包括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心房结构和电生理改变;非心脏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大量饮酒等,也可诱发房颤。
房颤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气短、头晕等,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房颤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心房失去有效收缩,导致心排血量减少,长期可引起心力衰竭;二是房颤时心房内血流缓慢、淤滞,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可导致脑栓塞、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