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症如果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对新生儿健康造成较大威胁,但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多数患儿可以得到有效救治,所以虽然病情严重,但并非不可战胜。
新生儿溶血症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溶血,常见的有ABO血型不合和Rh血型不合。
当发生溶血时,大量红细胞被破坏,会导致新生儿出现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严重的黄疸如果未及时治疗,胆红素可能会透过血-脑屏障,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新生儿出现嗜睡、拒奶、抽搐等症状,遗留智力发育迟缓、听力障碍、运动障碍等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
但目前临床上对于新生儿溶血症有较为完善的筛查和诊断方法,在孕期可以通过检测孕妇体内的血型抗体效价,评估胎儿发生溶血症的风险。新生儿出生后,通过检测胆红素水平、血常规、血型血清学检查等,能够及时明确诊断。
一旦确诊,可采用光照疗法降低胆红素水平,使用免疫球蛋白抑制溶血,严重时还可进行换血治疗。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大多数新生儿溶血症患儿可以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