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的特点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心律、症状、体征、心电图表现等多个方面。
1.心律
正常心脏跳动节律规则,而房颤时心房快速且无序地颤动,导致心室收缩节律完全不规则,心跳间隔时长时短,毫无规律可言。例如,用听诊器听诊时,可明显听到心跳快慢不一,就像钟表走时出现故障,指针跳动毫无规律。
心房颤动时,心房率通常在350-600次/分,如此快速且不规则的心房颤动,使得心房失去了有效的收缩功能,无法将血液充分泵入心室。
2.症状
患者常自觉心跳加快、不规则,有“心脏乱跳”的感觉,就像心脏在胸腔里“打鼓”一样,尤其在安静状态下或活动后更为明显。
由于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心室充盈不足,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活动后症状加重,严重时甚至不能平卧。
脑部供血不足可引起头晕、乏力,患者可能感觉头脑不清醒、容易疲劳,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晕厥,这是因为房颤导致心脏输出量急剧减少,引起脑部一过性缺血所致。晕厥发生前,患者可能先有眼前发黑、耳鸣等症状。
3.体征
正常情况下,第一心音的强弱相对一致,而房颤时由于心室收缩节律不规则,导致第一心音的强弱不等。
脉搏短绌即心率大于脉率,这是由于房颤时部分心房冲动不能下传至心室,导致心室收缩次数少于心房颤动次数,所以听诊时心率快,而摸脉搏时脉率慢,两者不一致。例如,听诊心率可能为120次/分,但摸脉搏可能只有90次/分。
4.心电图
正常心电图中P波代表心房除极,房颤时心房无序颤动,P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小不等、形态不同、间隔不均匀的f波,频率在350-600次/分。
当房颤的心室率不太快且没有其他基础心脏病时,QRS波群形态一般与窦性心律时相同。但如果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束支传导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QRS波群可增宽、畸形。
由于心室率不规则,RR间期(即两个QRS波群之间的距离)绝对不等,这是房颤心电图的重要特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