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直肠脱垂的原因包括解剖因素、腹压增加和其他因素。其中解剖因素有骶骨弯曲度未发育好、周围肌肉薄弱、直肠黏膜薄弱等;腹压增加的情况有长期腹泻、便秘、慢性咳嗽等;其他因素包括营养不良、内痔Ⅲ期和直肠息肉脱出、内痔环切术后、局部感染、神经营养障碍、医源性因素等。
1.解剖因素
(1)骶骨弯曲度未发育好,直肠呈垂直位,与肛管处于一条直线上,腹腔内向下的压力增加时,直肠无骶骨的弯曲阻挡,容易向下滑动。
(2)周围肌肉薄弱,肛门括约肌松弛,耻骨直肠肌发育不良,可使直肠失去周围组织的支持固定。
(3)黏膜薄弱,直肠黏膜无黏液腺,肛管部无肛垫,且直肠黏膜向下移动,直肠与肛管交接处的肠壁内有Treitz肌,它有固定直肠的作用,发育不完善,固定不牢,容易下移而脱出。
2.腹压增加
(1)长期腹泻,可使直肠黏膜与肌层分离,甚至出现溃疡,引起肛周炎、直肠炎等,导致直肠黏膜脱垂。
(2)长期便秘,排便时需过度用力,可使直肠黏膜下脱,引起直肠脱垂。
(3)前列腺肥大、排尿困难,需过度用力,使腹压持续升高,可导致直肠脱垂。
(4)慢性咳嗽,使腹腔内压力增加,可导致直肠脱垂。
3.其他因素
(1)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年老体弱,中气不足,导致肛管直肠疏松,容易下移而脱出。
(2)内痔Ⅲ期、直肠息肉经常脱出,向下牵拉直肠黏膜,诱发黏膜脱垂。
(3)内痔环切术后,黏膜桥被切断,使直肠黏膜失去固定,容易脱垂。
(4)局部感染,可引起直肠周围组织间隙的炎症水肿,导致直肠脱垂。
(5)神经营养障碍,腰骶部神经损伤,使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支持直肠固定。
(6)医源性因素,如肛管直肠周围注射疗法、局部手术切除、硬化剂注射等,可导致直肠黏膜坏死、感染、溃疡,诱发直肠脱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直肠脱垂的问题,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专业的医疗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