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或)高脂血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主要治疗,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预防措施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注意休息、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定期体检等。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或)高脂血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
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大于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小于30g/L)、水肿和(或)高脂血症。
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血清补体降低、肾功能正常或受损。
病理检查可明确肾小球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治疗
一般治疗:休息、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控制水和钠的摄入等。
对症治疗:利尿消肿、减少尿蛋白、降脂治疗等。
主要治疗: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预后
肾病综合征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理类型、临床表现、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等。
微小病变型肾病和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较好,而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重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较差。
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因素会影响预后。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提高肾病综合征的预后。
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感染、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等。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
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控制水和钠的摄入。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肾病综合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请以专业医生的意见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