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主要由胆石症、胆道感染、酒精、暴饮暴食、高脂血症、高钙血症、手术与创伤、感染、药物等因素引起,主要症状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检查方法包括血尿淀粉酶、血清脂肪酶、腹部B超、CT等,治疗方法有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对症治疗、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手术治疗等,预防方法包括积极治疗胆道疾病、避免饮酒和暴饮暴食、定期体检等。
1.病因
胆石症、胆道感染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酒精也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暴饮暴食、高脂血症、高钙血症等也可导致急性胰腺炎。
手术与创伤、感染、药物等也可能引发急性胰腺炎。
2.症状
腹痛: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多位于上腹部,可向腰背部放射,常于饱餐或饮酒后突然发作。
腹胀:常与腹痛同时存在,部分患者腹胀较明显。
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不缓解。
发热:多数患者有中度以上发热,一般持续3~5天。
3.检查
血尿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最常用的方法。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数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一般持续3~5天。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14小时开始升高,下降缓慢,持续1~2周。
血清脂肪酶:对诊断急性胰腺炎有一定的价值,其升高较血清淀粉酶晚,且持续时间较长。
腹部B超:可了解胰腺的大小、形态及有无积液等。
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明确胰腺的病变程度。
4.治疗
禁食、胃肠减压:以减少胃酸分泌,缓解腹痛和腹胀。
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纠正休克和水电解质紊乱。
抑制胰腺分泌:使用生长抑素、奥曲肽等药物。
抗感染: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
对症治疗:如止痛、止吐等。
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适用于胆源性胰腺炎。
手术治疗:如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胰腺部分切除术等。
5.预防
积极治疗胆道疾病,避免饮酒和暴饮暴食。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