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疾病,主要累及双肾肾小球,临床可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肾功能减退。其分类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具体又可分为多种类型。目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代谢等因素有关。其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免疫抑制治疗等,治疗时机和预后因病因、病理类型、临床表现等因素而异。
1.分类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可分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又可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分为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
2.病因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代谢等因素有关。
部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
3.临床表现
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排出。
血尿:肾小球基底膜破裂,红细胞从尿液中排出。
水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导致水肿。
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导致血压升高。
肾功能减退:病情进展可导致肾功能不全。
4.诊断
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等。
肾脏病理检查:可明确肾小球疾病的类型和病变程度。
5.治疗
一般治疗:休息、低盐饮食、优质低蛋白饮食等。
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压、降血脂等。
免疫抑制治疗:根据病情选择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并发症治疗:如感染、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治疗。
6.预后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预后因病因、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和治疗时机等因素而异。
部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可自行缓解,部分则会逐渐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7.预防
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造影剂等。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总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一组复杂的疾病,需要综合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休息和饮食,定期复查,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