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口腔疱疹、咽痛、咳嗽、头痛、全身不适等,通常在感染后1至2天内出现,1至2天后口腔内的水疱和溃疡最为明显,随后逐渐愈合,病程一般在1周左右。
1.发热:大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通常在38℃至40℃之间,可持续2至4天。
2.口腔疱疹:这是疱疹性咽峡炎最典型的症状之一。患儿的口腔内会出现多个小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表面覆盖有灰白色的假膜,周围有红晕。这些溃疡会引起患儿口腔疼痛,导致吞咽困难和食欲不振。
3.咽痛:患儿会感到喉咙疼痛,尤其是在吞咽时更为明显。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进食和饮水。
4.咳嗽:有些患儿可能会出现咳嗽症状,这可能是由于喉咙疼痛引起的反射性咳嗽。
5.头痛: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头痛症状,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6.全身不适:患儿可能会感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不适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至2天内出现,但也可能在感染后3至5天才出现。在症状出现后的1至2天内,口腔内的水疱和溃疡最为明显,随后逐渐愈合。
对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对症治疗:
发热:如果患儿体温较高,可以使用退烧药来缓解发热症状。
口腔疼痛:可以使用口腔止痛药来缓解口腔疼痛,如利多卡因凝胶等。
饮食调整: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轻口腔疼痛。
2.支持治疗:
多喝水:保持患儿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止脱水。
注意口腔卫生:可以使用温盐水漱口,有助于缓解口腔疼痛和清洁口腔。
3.并发症治疗:
如果患儿出现高热、惊厥等并发症,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如果患儿出现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此外,在患儿患病期间,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隔离:患儿需要隔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免传染给他人。
2.口腔护理: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勤漱口。
3.饮食调整: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热、过冷或刺激性食物。
4.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疱疹性咽峡炎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在1周左右。但在某些情况下,病情可能会加重,尤其是对于年幼、体弱或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因此,如果患儿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同时,家长应注意保持患儿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儿的分泌物,以预防感染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