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下坠吃啥药好得快
肛门下坠可能由内痔发炎水肿或嵌顿、肛窦炎、直肠炎、肛周脓肿、直肠黏膜脱垂、肛管直肠癌等肛肠疾病引起,可使用药物或手术治疗,也需注意饮食、保暖、运动和保持良好心态。
1.内痔发炎水肿或嵌顿:内痔表面黏膜糜烂,水肿,出血及黏膜下大量血栓形成,严重时可脱出肛门外。肛门内肿物脱出,嵌顿,可导致肛门坠胀,疼痛不适。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痔疮膏、栓剂等药物,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2.肛窦炎:肛窦炎是引起肛门下坠感的最常见原因。另外,肛窦与肛瓣发炎也叫肛隐窝炎,进一步可发展成肛周脓肿。患者会感觉肛门部不适,排便时肛门疼痛,严重时疼痛可加剧,或呈刺痛、撕裂样痛,可向臀部及股后部放射。有时还会出现肛门下坠感及排便不尽感。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甲硝唑、阿莫西林等,以控制炎症。也可使用中药坐浴,如苦参汤、五倍子汤等,以缓解症状。
3.直肠炎:如果慢性结肠炎累及到直肠,可以出现肛门下坠感与排便次数增多。一般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病变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不成形,有时成稀水样,重者可出现黏液脓血便,并伴有里急后重感。治疗上,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同时,注意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4.肛周脓肿:起病急,且容易误诊。因为部分脓肿位置较深,病变多发生在植物神经支配的区域,疼痛不明显,表现为肛门坠胀、坠痛或直肠刺激症状。部位多发生在尾骶骨前方或侧方,患侧臀部下方可出现皮肤红肿,甚至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肛周脓肿需要及时切开引流,以避免感染扩散。术后需要定期换药,保持伤口清洁。
5.直肠黏膜脱垂:也叫脱肛,是指肛管、直肠黏膜或直肠、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早期便后有黏膜自肛门脱出,并可自行缩回;以后渐渐不能自行回复,需用手上托能复位,常有少许黏液自肛门流出,排便后有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增多。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补中益气丸等药物,以提升中气。如果病情严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6.肛管直肠癌:这类患者会出现肛门下坠、排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感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大便变细、黏液血便、脓血便等。肛管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需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直肠指诊、结肠镜等,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或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总之,肛门下坠可能是多种肛肠疾病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久站,饮食要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