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疼痛怎么办
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如下:非手术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疼痛发作时休息,遵循低脂、高维生素饮食;药物治疗,疼痛剧烈用非甾体抗炎药,利胆用熊去氧胆酸,合并感染用抗生素。手术治疗主要有胆囊切除术,适用于症状频繁等情况,多采用腹腔镜方式;还有保胆取石术,适用于胆囊功能好等患者,但有复发风险。特殊人群中,老年人需综合评估身体状况,密切监测病情;孕妇先保守治疗,必要时手术选在孕中期;儿童倾向保守治疗,用药谨慎并密切观察病情。
一、非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疼痛发作时,患者应立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结石移动加重疼痛。对于饮食,需遵循低脂、高维生素原则。减少油腻食物摄入,因为高脂肪饮食会刺激胆囊收缩,可能促使结石移动,加重疼痛。例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都应避免。可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有助于维持胆囊正常生理功能。
2.药物治疗:
止痛药物:当疼痛较为剧烈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如双氯芬酸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胆囊结石引发的疼痛。
利胆药物:如熊去氧胆酸,它可以促进胆汁分泌,改变胆汁成分,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有助于缓解胆囊结石引起的不适症状。长期使用熊去氧胆酸对部分胆固醇性结石患者,可能有一定的溶石作用。
抗感染药物:若胆囊结石合并感染,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等症状,需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菌素类等。通过抑制或杀灭细菌,控制胆囊炎症,减轻疼痛。
二、手术治疗
1.胆囊切除术:这是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法。对于症状频繁发作、结石较大、合并胆囊息肉或胆囊壁增厚等情况,通常建议行胆囊切除术。目前多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它通过在腹部打孔,插入腹腔镜及手术器械,将胆囊完整切除。切除胆囊后,胆汁直接由肝脏分泌进入肠道,人体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可逐渐恢复正常消化功能。
2.保胆取石术:适用于胆囊功能良好、结石数量较少且直径较小的患者。该手术旨在保留胆囊的同时取出结石,通过切开胆囊,将结石取出后再缝合胆囊。但保胆取石术有一定的复发风险,术后需密切随访,并配合利胆药物治疗,以降低结石复发几率。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综合评估身体状况。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因为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可能不敏感,病情容易被延误。若需手术,术前要全面评估心肺功能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降低手术风险。
2.孕妇:孕期发生胆囊结石疼痛较为棘手。一般先采取保守治疗,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饮食调整尤为重要,要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遵循低脂饮食原则。若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时机尽量选择在孕中期,此时胎儿相对稳定,手术对胎儿影响相对较小,但仍需多学科团队协作,保障母婴安全。
3.儿童:儿童胆囊结石相对少见。若发生疼痛,治疗更倾向于保守治疗,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需用药,要严格选择儿童适用药物,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潜在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仔细留意孩子的症状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