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
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导致的肾脏损害,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除皮肤紫癜外,主要为血尿和蛋白尿,多发生于皮肤紫癜后数天至数周内,其病因可为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或为某些药物、食物等过敏,或为植物花粉、虫咬、寒冷刺激等引起。目前主要通过去除病因、一般治疗、对症治疗、肾脏替代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儿童患者、老年患者、孕妇患者等特殊人群在治疗时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调整药物剂量和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紫癜性肾炎的预防主要包括积极治疗过敏性紫癜、注意休息、避免接触过敏原、注意饮食卫生等。
一、引言
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HSP)出现肾脏损害时的表现,临床表现除了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主要为血尿和蛋白尿,多发生于皮肤紫癜后数天至数周内。其病因可为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所引起的变态反应,或为某些药物、食物等过敏,或为植物花粉、虫咬、寒冷刺激等引起。其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
二、临床表现
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皮肤症状:皮肤紫癜大小不一,高出皮肤表面,呈紫红色,可融合成片,分批出现,多见于下肢及臀部,关节周围及阴囊部,多对称性分布,伸侧较多,分批出现,面部及躯干较少。
2.关节症状:多数以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痛为特征,常见受累关节是膝、踝和肘等大关节,局部可有红肿、疼痛、压痛及活动受限。
3.胃肠道症状:不少患者有腹痛,多为阵发性剧烈性绞痛,或为钝痛,以脐周或下腹部明显,有压痛,但无腹肌紧张。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及黑便等。
4.肾脏症状:患者可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三、诊断标准
紫癜性肾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明确的过敏性紫癜病史。
2.有血尿、蛋白尿。
3.肾脏病理检查有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新月体形成等改变。
四、治疗方法
紫癜性肾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去除病因:积极寻找并去除可能的病因,如感染、药物、食物等过敏因素。
2.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感染,避免接触过敏原。
3.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药物等进行治疗。
4.肾脏替代治疗: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可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
五、预后
紫癜性肾炎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患者的年龄、起病情况、肾脏受累程度、治疗方法等。一般来说,儿童患者的预后较好,而成人患者的预后较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患者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治疗时应注意调整药物剂量。
3.孕妇患者:孕妇患者在治疗时应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同时注意药物的安全性。
七、预防
紫癜性肾炎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积极治疗过敏性紫癜,避免病情迁延不愈。
2.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感染。
3.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动物毛发等。
4.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
总之,紫癜性肾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感染,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敏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