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肌腱炎怎么办
慢性肌腱炎的治疗、护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如下:治疗方法分保守、药物和手术。保守治疗含休息制动,如手腕患病减少活动并用护具;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超声波;症状缓解后做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前者可能有胃肠道副作用,后者多次注射有肌腱断裂风险。保守无效时考虑手术,术后配合康复。日常护理要均衡饮食,多摄入蛋白质、维C和维E,避免长时间重复动作,保持正确姿势。特殊人群中,老年人选温和方法,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康复循序渐进;儿童优先保守,避免影响发育的药物,训练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孕妇避免用影响胎儿的药,选安全物理治疗,训练遵医嘱;运动员治疗时调整训练计划,康复后渐恢复运动并预防复发;有基础疾病者要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如糖尿病患者手术需谨慎,关注药物相互作用。
一、慢性肌腱炎的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休息与制动:休息能减少肌腱的进一步损伤,避免过度使用患病部位。例如手腕慢性肌腱炎患者,应减少手腕活动,避免提重物。制动可借助支具、护具等,如踝关节慢性肌腱炎,使用护踝可限制关节活动,为肌腱恢复创造条件。
物理治疗
热敷:通过热传递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
按摩:专业按摩师通过手法刺激,能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按摩力度需适中,避免加重损伤。
超声波治疗: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促进肌腱组织修复,减轻炎症。一般每周进行23次,具体疗程依病情而定。
康复训练:在症状缓解后,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可增强肌腱力量和关节活动度。如肩部慢性肌腱炎,可进行钟摆运动、肩部伸展运动等,从简单动作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能减轻炎症和疼痛,如布洛芬、萘普生等。但部分人可能有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使用时需关注。
糖皮质激素: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在腱鞘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等,能快速减轻炎症,但多次注射可能增加肌腱断裂风险。
3.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肌腱出现严重损伤或粘连时考虑手术。手术方式包括腱鞘切开减压术、肌腱修复术等,术后需配合康复治疗促进恢复。
二、慢性肌腱炎的日常护理
1.饮食: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等,有助于肌腱修复;增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摄入,如新鲜水果和蔬菜,有抗氧化作用,利于炎症缓解。
2.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重复性动作,工作中定时休息,活动关节。保持正确姿势,减少肌腱压力,如打字时手腕保持自然伸展,避免过度弯曲或伸展。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较慢。治疗时应选择温和的方法,药物使用要注意不良反应,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弱。康复训练强度不宜过大,要循序渐进,避免摔倒造成二次损伤。
2.儿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慢性肌腱炎相对少见。若发生,优先采用保守治疗,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康复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确保动作规范,不影响骨骼和肌肉发育。
3.孕妇:孕妇用药需谨慎,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应避免使用。物理治疗可选择热敷等安全方法,康复训练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对胎儿造成压迫或影响。
4.运动员:运动员因运动强度大,易患慢性肌腱炎。治疗期间应调整训练计划,避免加重损伤。康复后逐渐恢复运动,加强肌肉力量训练,预防复发。
5.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治疗慢性肌腱炎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慢,手术治疗需更谨慎,药物使用要注意与基础疾病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



